[發明專利]一種超細旦聚酯纖維FDY絲及其制備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611249293.2 | 申請日: | 2016-12-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245768B | 公開(公告)日: | 2020-06-05 |
| 發明(設計)人: | 蘇安;蘇琦;孫寶維;陸佳穎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蘇恒科新材料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D01F6/92 | 分類號: | D01F6/92;D01F1/10;D01D5/08;D01D5/253;D01D5/12 |
| 代理公司: | 上海統攝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1303 | 代理人: | 辛自豪 |
| 地址: | 215000 江蘇省南通市通***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超細旦 聚酯纖維 fdy 及其 制備 方法 | ||
本發明涉及一種超細旦聚酯纖維FDY絲及其制備方法,紡絲熔體包括飽和脂肪酸金屬鹽和聚酯,飽和脂肪酸金屬鹽與聚酯的質量比為0.0005?0.002:1;紡絲時的濾后壓力為125?155kg/cm2;紡絲熔體的擠出脹大比為1.25?1.35;所述飽和脂肪酸金屬鹽是指碳原子數為12?22、熔點為100?180℃以及動力黏度≤1Pa·s的脂肪酸金屬鹽。本發明在紡絲熔體中加入了飽和脂肪酸金屬鹽,相當于加入了潤滑劑,有效減小紡絲時的濾后壓力,進而有效減少出口膨脹,使產品具有良好的保形效果;同時飽和脂肪酸金屬鹽也可以作為成核劑,增加纖維的固化速度,進一步提高纖維的保形效果。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聚酯纖維領域,具體涉及一種超細旦聚酯纖維FDY絲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纖維(PET纖維或聚酯纖維)具有斷裂強度和彈性模量高、回彈性適中、熱定型優異、耐熱耐光性好以及耐酸耐堿耐腐蝕性等一系列優良性能,且織物具有抗皺免燙、挺括性好等優點,廣泛應用于服裝、家紡等領域。然而,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纖維也存在吸濕性差、織物不吸汗、穿著有悶熱感、不易著色等缺點,因此大大制約了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纖維的應用和發展。人們一直致力于研究開發異形截面滌綸纖維,提高滌綸纖維織物的外觀風格和穿著舒適性,提高滌綸纖維的應用附加值。
目前在聚合物熔體紡絲時存在保形效果不好的問題,主要原因是紡絲時,由于熔體在噴絲微孔中流出時存在法向應力差,法向應力差引起熔體在口模內流動受到剪切變形,在垂直于剪切方向上存在正應力,增加熔體的擠出脹大比;擠出脹大效應增加會影響到纖維的異形度及保形效果,從而使纖維達不到設計的效果,影響產品品質。
超細旦纖維是指單絲纖度(dpf)比較小的纖維,習慣稱為微細纖維。當dpf小到一定程度時,會突現出許許多多的新異性能。超細旦纖維直徑小彎曲阻力小,紗線較柔軟,比表面積大,覆蓋性大,更蓬松,織物表面凹凸結構,增加粉末感。超細旦有毛細管蕊吸性,改善織物透濕性,其高填充密度,具保暖性。單絲強力較低有利于磨毛等后處理加工。但是在現有紡絲過程中的高速紡絲,細旦纖維易出現毛絲,絲條易出現毛羽、纏結等現象,嚴重時引起斷頭,在高紡絲壓力下,纖維還會產生較大的擠出脹大效應,大大影響產品的保形效果,制約了超細旦纖維的應用。因此,如何有效提高纖維的保形效果,提高產品品質是目前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克服現有聚酯纖維熔體紡絲時擠出膨大比過大,產品保形效果不好的問題,提供一種超細旦聚酯纖維FDY絲及其制備方法,本發明在紡絲熔體中加入了飽和脂肪酸金屬鹽,相當于加入了潤滑劑,可有效減小紡絲時的濾后壓力,進而有效減少出口膨脹,即減弱擠出脹大比,使產品具有良好的保形效果;同時飽和脂肪酸金屬鹽也可以作為成核劑,促進聚酯纖維結晶,增加纖維的固化速度,進一步提高纖維的保形效果;另外飽和脂肪酸金屬鹽對聚酯纖維結構規整性沒有大的破壞,保持了聚酯纖維的優良性能,其折光率為1.49小于聚酯的折光率1.52-1.54,對產品最終的透明性不產生影響。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為:
一種超細旦聚酯纖維FDY絲的制備方法,紡絲熔體包括飽和脂肪酸金屬鹽和聚酯,飽和脂肪酸金屬鹽與聚酯的質量比為0.0005-0.002:1;
紡絲時的濾后壓力為125-155kg/cm2,現有技術中紡常規超細旦的濾后壓力為130-160kg/cm2;所述紡絲熔體的擠出脹大比為1.25-1.35;
所述飽和脂肪酸金屬鹽是指碳原子數為12-22、熔點為100-180℃以及動力黏度≤1Pa·s的脂肪酸金屬鹽。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蘇恒科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經江蘇恒科新材料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249293.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