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電動汽車鋰電池智能監控管理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611248314.9 | 申請日: | 2016-12-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740132B | 公開(公告)日: | 2019-08-16 |
| 發明(設計)人: | 蘇永鵬 | 申請(專利權)人: | 晉電(天津)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0L3/00 | 分類號: | B60L3/00;B60L53/66;B60L58/1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00000 天津市西*** | 國省代碼: | 天津;1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電動汽車 鋰電池 智能 監控 管理 系統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電動汽車鋰電池智能監控管理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顯示單元、主控制器模塊、檢測模塊、電池箱,檢測模塊所述檢測模塊包括電流檢測、電壓檢測、溫度采集、漏電檢測、內阻檢測電路和SOC值,用于檢測每個電池組的電流、電壓、溫度、漏電情況、電池內阻和SOC值,并將這些信息匯總通過CAN總線傳輸給分控制器模塊,若主控制器模塊包括充放電均衡控制模塊、閾值判斷模塊、報警模塊、定位模塊和充電樁探測模塊針對電池組進行監控管理,并根據用電量和續航能力估算附近的充電樁,避免電動汽車因沒電而滯留在路途中。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電動汽車電池管理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電動汽車鋰電池智能監控管理系統。
背景技術
電池管理系統(BMS)是電池與用戶之間的紐帶,主要對象是二次電池,二次電池存在下面缺點,如存儲能量少,串并聯使用引起的問題、安全性、電池電量估算困難等,電池的性能是復雜的,不同類型的電池特性亦相差很大。電池管理系統主要就是為了能提高電池的利用率,防止電池過充過放,延長電池的使用壽命,監控電池的狀態,提高整車的續航能力。目前,電池管理系統在功能性,可靠性,穩定性以及實用性等方面均有長足的進度,但采集的速度及精度還是不理想,各別部分采用DSP數字處理器來采集電壓,雖然采集的精度提高了,但制造成本比較大,很難推廣。電動汽車的鋰電池組由多節單體電池串聯組成,總電壓一般在12~400V。如果不對蓄電池組進行安全監控和有效管理,將會使蓄電池組內單體之間的差異在使用過程中逐漸增大,導致電池組在運行一段時間后出現單體過充、過放、過流及電池組環境溫度過高等一系列故障,造成整個電池組的使用壽命縮減。性能下降,嚴重時甚至報廢、爆炸等。而由于電動汽車電源自身的特殊性,沒有一個合理可靠的電源使用計量方法,如果汽車在行駛過程中電源電量不足需要充電,而又不能快速的找到充電樁,給司機帶來了許多不便,阻礙了電動汽車的進一步推廣應用。
發明內容
針對上述問題,本發明的目的提供一種電動汽車鋰電池智能監控管理系統,針對電池組進行監控管理,并根據用電量和續航能力估算附近的充電樁,避免電動汽車因沒電而滯留在路途中。
本發明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電動汽車鋰電池智能監控管理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顯示單元、主控制器模塊、檢測模塊、電池箱,所述主控制器模塊包括若干個分控制器模塊,所述電池箱包括與分控制器模塊設置相同數量并一一對應的若干電池組,每個電池組設有一個檢測模塊,所述檢測模塊所述檢測模塊包括電流檢測、電壓檢測、溫度采集、漏電檢測、內阻檢測電路和SOC值,用于檢測每個電池組的電流、電壓、溫度、漏電情況、電池內阻和SOC值,并將這些信息匯總通過CAN總線傳輸給分控制器模塊,若干分控制器模塊通過CAN總線與主控制器模塊通信,所述主控制器模塊包括充放電均衡控制模塊、閾值判斷模塊、報警模塊,通過總線與顯示單元通信,所述主控制器模塊上還包括定位模塊和充電樁探測模塊,所述定位模塊通過GPS定位,將位置信息傳輸給顯示單元,所述充電樁探測模塊通過閾值判斷計算出距離最近的充電樁,并規劃最優路線,所述顯示單元為汽車儀表或者遠程控制終端。
進一步,所述檢測模塊中還包括電量消耗預判模塊,通過計算行車里程計算得到平均的用電量,所述電流檢測、電壓檢測和溫度采集得到實際的用電數據,所述的漏電檢測是采用將預判用電量和實際用電量進行比較,超出一定數值,則顯示電池組漏電,檢測發生漏電情況時,分控制器模塊會將電池組的編號發送至主控制器模塊,并由顯示單元顯示,同時發出警報。
進一步,所述溫度采集模塊設置在電池組的外壁和底部,采用熱敏電阻或者溫度傳感器。
進一步,所述主控制器模塊上設有無線通信模塊,用于接入城市充電樁局域網,通過訪問后臺服務器數據判斷最近距離的空閑充電樁。
進一步,所述電量消耗預判模塊計算預判用電量時,將溫度采集模塊采集的溫度數據作為變量之一,根據不同的使用環境,計算得到的預判用電量不同。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晉電(天津)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晉電(天津)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248314.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