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碳納米管-石墨烯復合散熱膜、其制備方法與應用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611247595.6 | 申請日: | 2016-12-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251076B | 公開(公告)日: | 2020-03-27 |
| 發(fā)明(設計)人: | 姚亞剛;盧會芬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科學院蘇州納米技術與納米仿生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C09K5/14 | 分類號: | C09K5/14;C01B32/168;C01B32/184 |
| 代理公司: | 南京利豐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56 | 代理人: | 王鋒 |
| 地址: | 215123 江蘇省蘇州市***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納米 石墨 復合 散熱 制備 方法 應用 | ||
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碳納米管?石墨烯復合散熱膜、其制備方法與應用。所述制備方法包括:將氧化石墨烯分散液與酸化的碳納米管分散液混合均勻,形成碳納米管?氧化石墨烯混合分散液;對所述碳納米管?氧化石墨烯混合分散液進行真空抽濾處理,形成碳納米管?氧化石墨烯復合膜;對所述碳納米管?氧化石墨烯復合膜進行高溫熱還原處理,形成碳納米管?石墨烯復合散熱膜。本發(fā)明的碳納米管?石墨烯復合散熱膜具有結構規(guī)整不掉粉、含氧量低、面內取向性好、層間堆積密實且熱導率高等優(yōu)點,制備方法簡單,條件易控,成本低,在微電子器件散熱等領域具有廣泛應用前景。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具體涉及一種碳納米管-石墨烯復合散熱膜、其制備方法與應用,屬于納米材料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近年來,隨著微電子技術的不斷發(fā)展和進步,計算機/手機終端設備(例如:平板電腦、手機等)設備中芯片的集成度、封裝密度和工作頻率迅速提高,使芯片中熱流密度的迅速增加,導致芯片溫度過高,從而嚴重影響其工作效率和系統(tǒng)穩(wěn)定性。為了保證電子消費品的可靠性及其使用壽命,需要導熱率更高、密度更小、更耐高溫的新型導熱散熱材料。傳統(tǒng)的散熱材料主要是金屬材料(例如銀、銅),但是這些材料的密度較大、熱膨脹系數(shù)高、熱導率較低(400W/m K左右)。因此,需要發(fā)展新的高導熱材料滿足現(xiàn)代科學技術發(fā)展的需要。研究表明,碳材料具有高的熱導率(例如:單層石墨烯面內熱導率為1500~5300W/m K,碳納米管熱導率為3000~3500W/m K)、優(yōu)異的機械性能、低密度和熱膨脹系數(shù)小等優(yōu)點,可作為一種新型高導熱材料。
目前,在市面上出售的導熱石墨膜有兩種:一種是柔性石墨薄膜,具有一定的柔韌性,其熱導率約為200~500W/mK;另一種是聚酰亞胺裂解石墨膜,是通過將聚酰亞胺膜在高溫下裂解而得到,其熱導率較高可達1000W/mK,但是,對聚酰亞胺膜的分子結構及構成要求較高,且聚酰亞胺膜裂解需要較長的加熱碳化過程以及在高溫下(約3000℃)的石墨化過程,工序繁雜苛刻,成本較高。
石墨烯薄膜的導熱性能與聚酰亞胺裂解石墨膜相當,但成本相對較低。現(xiàn)有技術中,石墨烯薄膜可通過以下兩種方法制得:一種是通過直接抽濾石墨烯的方法制備,這種方法制備石墨烯薄膜是較難形成,主要原因是分散石墨烯過程中會產生團聚,得不到穩(wěn)定的石墨烯懸浮液。另一種方法是通過氧化石墨烯懸浮液制備氧化石墨烯薄膜,再經過還原處理制備石墨烯薄膜。這種方法制備的氧化石墨烯薄膜較為規(guī)整,但是在還原為石墨烯薄膜時容易破碎,掉粉掉渣,面內取向性差,層間堆積不密實(層間有“air-pocket”,即氣袋),導致薄膜散熱性能差。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碳納米管-石墨烯復合散熱膜、其制備方法與應用,以克服現(xiàn)有技術中的不足。
為實現(xiàn)前述發(fā)明目的,本發(fā)明采用的技術方案包括:
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了一種碳納米管-石墨烯復合散熱膜的制備方法,其包括:
(1)提供氧化石墨烯分散液;
(2)提供酸化的碳納米管分散液;
(3)將所述氧化石墨烯分散液與酸化的碳納米管分散液混合均勻,形成碳納米管-氧化石墨烯混合分散液;
(4)對所述碳納米管-氧化石墨烯混合分散液進行(優(yōu)選為真空抽濾)處理,形成碳納米管-氧化石墨烯復合膜;
(5)對所述碳納米管-氧化石墨烯復合膜進行高溫熱還原處理,形成所述碳納米管-石墨烯復合散熱膜。
進一步的,前述步驟(1)可以包括:將氧化石墨烯均勻分散于水中,形成所述氧化石墨烯分散液。
優(yōu)選的,所述氧化石墨烯分散液的濃度為1~5mg/ml。
進一步的,前述步驟(2)可以包括:將酸化的碳納米管均勻分散于水中,形成所述酸化的碳納米管分散液。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科學院蘇州納米技術與納米仿生研究所,未經中國科學院蘇州納米技術與納米仿生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247595.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