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圍護結構及其內部的熱源的動態散熱方法、動態散熱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611247515.7 | 申請日: | 2016-12-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602482B | 公開(公告)日: | 2019-05-03 |
| 發明(設計)人: | 馬盛駿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金風科創風電設備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2G3/03 | 分類號: | H02G3/03;F03D13/20;F03D80/60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羅滿 |
| 地址: | 100176 北京市大***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圍護結構 及其 內部 熱源 動態 散熱 方法 系統 | ||
本發明公開一種圍護結構及其內部的熱源的動態散熱方法、動態散熱系統,動態散熱方法:獲取圍護結構的相對低溫區域;驅動熱源移動至所述相對低溫區域。本方案,將圍護結構內傳統意義上位置相對固定的熱源,人為、主動地將其轉換為移動式熱源,以自適應溫度場,尋找圍護結構內的相對低溫區域,利用圍護結構溫度場溫差的特點,調整熱源的方位,調整圍護結構內的散熱布局,給熱源創造由圍護結構內部向外部傳遞熱量的最佳方向溫度梯度方向和最大速率散熱的圍護結構環境,即實現動態散熱。從而降低移動式熱源的運行溫度,延長其使用壽命,提高系統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散熱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圍護結構及其內部的熱源的散熱方法、動態散熱系統。
背景技術
請參考圖1-1,圖1-1為現有技術中塔筒的結構示意圖,示出其內部的電纜。
從上圖可看出,塔筒內部敷設有較多的電纜,電力傳輸電纜30自發電機開關柜經由機艙底部穿過底座平臺進入塔筒頂部基準面,機艙20及其內部整體存在偏航運動,導致電纜30也存在往復扭轉運動,故塔筒內部設有搭載支架,搭載支架以下的電纜部分成組靠近塔筒壁10附近下落固定,整體大致呈豎直的狀態。
再請繼續參考圖1-2、1-3,圖1-2為現有技術中夏季塔筒外綜合溫度的組成示意圖;圖1-3為現有技術中塔筒不同朝向的綜合溫度。圖1-2、1-3均是根據實際中北半球的我國境內某一塔筒為監測對象獲取。
圖1-2中,塔筒的綜合溫度由太陽輻射和室外氣溫兩者共同作用形成,即曲線1(塔筒外綜合溫度)由曲線2(塔筒外空氣溫度)、3(太陽輻射當量溫度)疊加形成。
圖1-3中,曲線1為塔筒水平面方向的綜合溫度(即塔頂的溫度),曲線2為東向垂直面的綜合溫度,曲線3為西向垂直面的綜合溫度。
上圖反應出:
①機艙頂部綜合溫度自8點至14點持續高于塔筒、機艙20外圍護結構的東向垂直面、西向垂直面,以12點為對稱點,機艙20頂部外表環境持續處于高的綜合溫度環境之中。
②塔筒、機艙20外圍護結構的西向垂直面溫度在推遲8個小時后高于東向垂直面溫度。
③西向垂直面在16點達到最高溫度值后,考慮溫度波傳遞到塔筒、機艙20內表面會推遲大約半個小時,推遲的時間長短與塔筒、機艙材質及涂層材料的蓄熱系數有關,蓄熱系數大小對應圍護結構內高溫推遲的時間長短。在新疆天山南坡哈密地區夏季,地理位置決定18點以后時常起風,致使風力發電機組持續滿功率發電至第二天凌晨以后。這意味著風力發電機組內部熱源產熱持續“走高”,外部環境溫度的降低并不會立刻影響機組內部環境溫度。
也就是說,塔筒內部溫度經常處于高溫狀態,尤其是夏季,此時,過高的內部溫度導致電力傳輸電纜30難以散熱,甚至溫度更高,影響其使用壽命和整個電力傳輸系統的安全性。
發明內容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圍護結構及其內部的熱源的動態散熱方法、動態散熱系統,該動態散熱系統和方法有助于熱源更為高效的散熱。
本發明提供的圍護結構內部的熱源的動態散熱方法,
獲取圍護結構的相對低溫區域;
驅動熱源移動至所述相對低溫區域。
可選地,所述相對低溫區域的獲取方式如下:
根據圍護結構外界的空氣流參數,獲取與上風向來流接觸的圍護結構外表面的繞流脫體方位,以該方位為所述相對低溫區域;
或,
根據太陽輻射照射方向所對應的圍護結構的背陰側方位,獲取所述相對低溫區域;
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金風科創風電設備有限公司,未經北京金風科創風電設備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247515.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電纜外屏蔽層的切削裝置
- 下一篇:易于固定的線體護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