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偏折式激光回返光二次利用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1611247486.4 | 申請日: | 2016-12-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772968A | 公開(公告)日: | 2017-05-31 |
| 發明(設計)人: | 蔡磊;劉興勝 | 申請(專利權)人: | 鐳蒙(蘇州)微光學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2B17/08 | 分類號: | G02B17/08 |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邦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61211 | 代理人: | 胡樂 |
| 地址: | 215104 江蘇省蘇州市吳中經濟開發***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偏折式 激光 回返 二次 利用 裝置 | ||
1.一種偏折式激光回返光二次利用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在激光光源附近設置的棱鏡組,在棱鏡組的后方并避開激光光源設置有反射組,使得激光光源在被照射元件表面產生的回返光經過棱鏡組發生趨向光軸的折射、再入射至反射組,反射組將激光反射后從棱鏡組出射至被照射元件表面。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偏折式激光回返光二次利用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光源位于棱鏡組的后方;具體位置是:激光光源在棱鏡組后端面覆蓋范圍內,或者激光光源在棱鏡組的外圍。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偏折式激光回返光二次利用裝置,其特征在于:在反射組與棱鏡組之間還設置有透射整形組;所述透射整形組與所述反射組一一配對,或者一對多,或者多對一。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偏折式激光回返光二次利用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棱鏡組選用截面為梯形的圓臺式棱鏡或者截面為三角形的錐形棱鏡。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偏折式激光回返光二次利用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激光光源和透射整形組以及反射組均處于棱鏡組后端面覆蓋范圍內,其中:
激光光源居中,對應于接收回返光的棱鏡組兩側斜面、在激光光源的外圍平行設置一組或分布多組透射整形組以及反射組;
或者,激光光源的位置對應于接收回返光的棱鏡組的其中一側斜面,透射整形組以及反射組的位置對應于接收回返光的棱鏡組的另一側斜面,與激光光源平行。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偏折式激光回返光二次利用裝置,其特征在于:
激光光源對應于接收回返光的圓臺式棱鏡的其中一側斜面且靠近圓臺面的位置,在圓臺式棱鏡后端面對應激光光源出光位置設置有二分之一波片,激光光源發出的激光偏振模式為TE,經過所述二分之一波片后為TM,圓臺式棱鏡的圓臺面上鍍有偏振反射膜,將該處接收的TM模式的回返光反射回去;
或者,激光光源居中并對應于接收回返光的圓臺式棱鏡的圓臺面,在該圓臺面上鍍有反射膜,將該處接收的回返光反射回去。
7.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偏折式激光回返光二次利用裝置,其特征在于:在棱鏡組后端面覆蓋范圍內、對應于接收回返光的棱鏡組兩側斜面分布多組透射整形組以及反射組;所述激光光源設置于所述多組透射整形組以及反射組整體的外圍。
8.根據權利要求3或4所述的偏折式激光回返光二次利用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光源位于棱鏡組的外圍,在激光光源前設置有獨立的楔形鏡組;所述棱鏡組至少有一組,每一組棱鏡組后方在對應于接收回返光的棱鏡組斜面的位置設置一組或者分布多組透射整形組以及反射組。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偏折式激光回返光二次利用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棱鏡組有多組,在所述激光光源及其楔形鏡組的外圍環繞分布。
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偏折式激光回返光二次利用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組根據需要設置為偏心或非偏心,所述透射整形組選用負鏡組或正鏡組或棱鏡組或陣列鏡組;所述反射組的反射面為拋物面、雙曲面、橢球面、球面或者其他形式的非球面。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鐳蒙(蘇州)微光學科技有限公司,未經鐳蒙(蘇州)微光學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247486.4/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