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車身覆蓋件的注塑成型工藝及電動車翼子板有效
| 申請號: | 201611246930.0 | 申請日: | 2016-12-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696163B | 公開(公告)日: | 2018-08-17 |
| 發明(設計)人: | 周志明;陳波;陳光海;李曉雄;涂堅;黃偉九;姚遠;張松全;孟醒;周小燕;周昆鳳;李林峰;谷長巧 | 申請(專利權)人: | 重慶理工大學 |
| 主分類號: | B29C45/00 | 分類號: | B29C45/00;B29C45/78;B29C45/77;B29C45/76;B62D25/16;B29L31/30;B29K309/08 |
| 代理公司: | 重慶博凱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50212 | 代理人: | 周輝;伍倫辰 |
| 地址: | 400054 重*** | 國省代碼: | 重慶;50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車身 覆蓋 注塑 成型 工藝 電動車 翼子板 | ||
1.一種電動車翼子板,其特征在于,該翼子板安裝時相對于車身方向的前側為用于連接前保險杠的保險杠連接側、上側為用于與前機艙左右兩側的架體相連接的機艙連接側、前下側為用于安裝翼子板內襯的呈圓弧形的內襯安裝側、下側為用于與車架相連接的車架連接側、其后上端具有用于與A柱配合連接的A柱連接部,所述A柱連接部為沿斜向前下方的方向向內側凹陷的整體呈銳角三角形結構;注塑時采用如下結構的澆注系統,包括一個主流道以及六個分流道,六個所述分流道的內澆口分別為設置于機艙連接側前端的第一內澆口、中間的第二內澆口以及后端的第三內澆口、設置于內襯安裝側中部靠下的第四內澆口、設置于車架連接側中部的第五內澆口和設置于A柱連接部的銳角三角形結構中的靠后的一側上的第六內澆口;并按照第三內澆口、第六內澆口、第二內澆口、第一內澆口、第四內澆口、第五內澆口的順序依次打開進行注射充模而成;注塑時,具體還包括如下步驟:先獲取模腔形狀與待注塑的翼子板的形狀相一致的注塑模具,并將該注塑模具安裝在注塑機上;選取含有質量比30~50%長玻璃纖維增強的PP材料或尼龍作為充型材料;將上述充型材料加入到注塑機的料筒內,設定模具溫度為50℃~70℃,料溫為200℃~240℃,熔融溫度為260℃~290℃,流體前沿溫度為240℃~270℃,控制剪切力小于0.25Mpa,開啟加熱;達到設定溫度后啟動注塑機對注塑模具進行注射充模,充填時間為3s~4s,注射壓力為40~70MPa,充填進行時施加鎖模力;模腔內壓力隨充填的進行從0MPa上升到注射壓力時,保壓28s~35s;保壓后冷卻至制件溫度為60℃~80℃時開模,并通過頂桿將制件頂出取件。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動車翼子板,其特征在于,該翼子板的厚度為2~3mm;所述機艙連接側以及內襯安裝側均具有朝向車身方向彎折的翻邊,所述翻邊的寬度為5~10mm,所述翻邊上沿長度方向布置有若干加強筋。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動車翼子板,其特征在于,該翼子板采用一模兩件方式進行注塑,且兩件翼子板呈對稱布置。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重慶理工大學,未經重慶理工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246930.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