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人工智能的人機交互車載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611246400.6 | 申請日: | 2016-12-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790938B | 公開(公告)日: | 2020-05-05 |
| 發明(設計)人: | 焦焱;李洪生;王俊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趣訊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M1/60 | 分類號: | H04M1/60;G10L21/0208 |
| 代理公司: | 上海容慧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1287 | 代理人: | 于曉菁 |
| 地址: | 200433 上海市楊***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人工智能 人機交互 車載 系統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基于人工智能的人機交互車載系統,包括車載端子系統和移動端子系統;車載端子系統包括語音采集模塊、語音輸出模塊、中央控制模塊和第一無線通信模塊,移動端子系統包括信息處理模塊和第二無線通信模塊,其中第一無線通信模塊和第二無線通信模塊連接,以實現車載端子系統和移動端子系統之間的信息傳輸,中央控制模塊分別與語音采集模塊、語音輸出模塊和第一無線通信模塊連接,同時也根據接收指令和操作信息對上述模塊進行控制;語音采集模塊用于采集用戶語音信息和環境信息并傳送至所述移動端子系統;語音輸出模塊用于播放從所述移動端子系統接收的語音;信息處理模塊用于將接收的信息識別編輯合成語音并傳送至車載端子系統。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人工智能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基于人工智能的人機交互車載系統。
背景技術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英文縮寫為AI。它是研究、開發用于模擬、延伸和擴展人的智能的理論、方法、技術及應用系統的一門新的技術科學。人工智能是計算機科學的一個分支,它企圖了解智能的實質,并生產出一種新的能以人類智能相似的方式做出反應的智能機器,該領域的研究包括機器人、語音識別、圖像識別、自然語言處理和專家系統等。其中,人工智能非常重要的方面就是語音交互技術。
目前,在使用非常廣泛的交通工具——小型電動車領域,包括電動自行車、電動摩托車、電動三輪車等,由于產品主要面向工薪階層,出于成本考慮,難以采用與汽車和聲控機器人相類似的、價格高昂、設計復雜的語音交互系統,另一方面,在該領域仍然具有智能語音的應用需求,例如部分小型電動車通過語音合成,播報里程、電量、故障信息,但這種車型存在明顯缺陷和不足:車載語音芯片性能較弱,音庫模型較小,導致語音合成效果聽感生硬、服務內容有限、缺乏人性化,用戶體驗較差。此外,小型電動車的社會保有量目前已超過兩億輛,在龐大的用戶中,每天有不少車輛使用人經常一手騎電動車,一手打電話、看手機信息,這種頻頻出現的非常不安全的操作行為急待改善。因此開發一種成本適合于小型電動車、具有豐富語音交互功能的智能化車載系統成為迫切需要。
因此,本領域的技術人員致力于開發一種低成本、高集成、性能強的基于人工智能的人機交互車載系統,為用戶提供一種全新的用車體驗。
發明內容
有鑒于現有技術的上述缺陷,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低成本、高集成、性能強的基于人工智能的人機交互車載系統。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基于人工智能的人機交互車載系統,包括車載端子系統和移動端子系統;所述車載端子系統包括語音采集模塊、語音輸出模塊、中央控制模塊和第一無線通信模塊,所述移動端子系統包括信息處理模塊和第二無線通信模塊,其中所述第一無線通信模塊和第二無線通信模塊連接,以實現所述車載端子系統和移動端子系統之間的信息傳輸,所述中央控制模塊分別與所述語音采集模塊、語音輸出模塊和第一無線通信模塊連接,進行模塊之間的信息傳輸,同時也根據接收指令和操作信息對上述模塊進行控制;所述語音采集模塊用于采集用戶語音信息和環境噪聲信息并傳送至所述移動端子系統;所述語音輸出模塊用于播放從所述移動端子系統接收的語音;所述信息處理模塊用于將接收的信息識別編輯合成語音并傳送至所述車載端子系統。
進一步地,所述語音采集模塊是采用麥克風陣列來采集語音信息,其中所述麥克風陣列包含一個主麥克風和至少一個副麥克風,主麥克風設置在距離使用者近的位置主要用于采集用戶語音信息,副麥克風設置在距離使用者遠的位置主要用于采集環境噪聲信息。
進一步地,所述信息處理模塊包括第一語音降噪子模塊或語音采集模塊包括第二語音降噪子模塊。
進一步地,所述第一無線通信模塊和第二無線通信模塊之間采用雙向傳輸音頻數據和數字數據的方式進行點對點通信。
進一步地,所述第一無線通信模塊和第二無線通信模塊之間通過Wi-Fi、藍牙或Wi-Fi結合藍牙方式進行信息交互。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趣訊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未經上海趣訊網絡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246400.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軌索牽引支承啟閉系統
- 下一篇:一種橋墩注料模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