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分體式高溫包罩噴管有效
| 申請號: | 201611245701.7 | 申請日: | 2016-12-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593697B | 公開(公告)日: | 2018-05-22 |
| 發明(設計)人: | 袁國伍;陳連忠;付健壯;張友華;陳海群;楊汝森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航天空氣動力技術研究院 |
| 主分類號: | F02K9/96 | 分類號: | F02K9/96;F02K9/97 |
| 代理公司: | 中國航天科技專利中心 11009 | 代理人: | 范曉毅 |
| 地址: | 100074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體式 高溫 噴管 | ||
1.一種分體式高溫包罩噴管,其特征在于包括:轉接段(1)、擴張段(2)和組合段(3);其中,
所述轉接段(1)、所述擴張段(2)和所述組合段(3)依次相連接;其中,所述轉接段(1)為金屬材料;
所述組合段(3)包括V型擴張段(12)、V型收縮段(13)與蓋板(14);其中,所述V型擴張段(12)與V型收縮段(13)相連接,所述V型收縮段(13)上端連接有所述蓋板(14)。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分體式高溫包罩噴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轉接段(1)包括內殼(4)、外殼(5)、第一法蘭(11)和第二法蘭(120);其中,
所述內殼(4)和所述外殼(5)的兩端相連接,所述內殼(4)的外壁面與所述外殼(5)的內壁面之間形成第一通道(130);
所述第一法蘭(11)與所述外殼(5)的一端相連接,所述第二法蘭(120)與所述外殼(5)的另一端相連接;
所述第一法蘭(11)設置有第一進水管(140),所述第一進水管(140)與第一通道(130)相連接;
所述第二法蘭(120)設置有第一出水管(15),所述第一出水管(15)與第一通道(130)相連接。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分體式高溫包罩噴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擴張段(2)包括上游法蘭(6)、殼體(7)和下游法蘭(8),其中,
所述上游法蘭(6)與殼體(7)的一端相連接,所述下游法蘭(8)與殼體(7)的另一端相連接;
所述殼體(7)的上側開設有第一進水集水管(10),所述殼體(7)的下側開設有第一出水集水管(110);
所述殼體(7)的上側開設有第一進水口(101),所述第一進水口(101)與所述第一進水集水管(10)相連接;
所述殼體(7)的下側開設有第一出水口(111),所述第一出水口(111)與所述第一出水集水管(110)相連接;
所述殼體(7)在其橫截面上開設有井型通道,井型通道包括第一水管(71)、第二水管(72)、第三水管(73)和第四水管(74);其中,第一水管(71)、第二水管(72)、第三水管(73)和第四水管(74)依次相連接;所述第一水管(71)與所述第一進水集水管(10)相連接,所述第三水管(73)與所述第一出水集水管(110)相連接。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分體式高溫包罩噴管,其特征在于:所述V型擴張段(12)的殼體的上側開設有第二進水集水管(121),所述殼體(7)的下側開設有第二出水集水管(122);
所述V型擴張段(12)的殼體的上側開設有第二進水口(123),所述第二進水口(123)與所述第二進水集水管(121)相連接;
所述V型擴張段(12)的殼體的下側開設有第二出水口(124),所述第二出水口(124)與所述第二出水集水管(122)相連接;
所述V型擴張段(12)的殼體在其橫截面上開設有第一V型擴張段水管(125)和第二V型擴張段水管(126),其中,第一V型擴張段水管(125)和第二V型擴張段水管(126)相連接,第一V型擴張段水管(125)與所述第二進水集水管(121)相連接,第二V型擴張段水管(126)與所述第二出水集水管(122)相連接。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分體式高溫包罩噴管,其特征在于:所述V型收縮段(13)的殼體的一側開設有第三進水集水管(16),所述V型收縮段(13)的殼體的另一側開設有第三出水集水管(17);
所述V型收縮段(13)的殼體的一側開設有第三進水口(134),第三進水口(134)與第三進水集水管(16)相連接;
所述V型收縮段(13)的殼體的另一側開設有第三出水口(135),第三出水口(135)與第三出水集水管(17)相連接;
所述V型收縮段(13)的殼體在其橫截面上開設有π型通道,π型通道包括第五水管(131)、第六水管(132)和第七水管(133);其中,第五水管(131)、第六水管(132)和第七水管(133)依次相連接;第五水管(131)與第三進水集水管(16)相連接,第七水管(133)與第三出水集水管(17)相連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航天空氣動力技術研究院,未經中國航天空氣動力技術研究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245701.7/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