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運載火箭可重復使用著陸緩沖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611244570.0 | 申請日: | 2016-12-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742079B | 公開(公告)日: | 2019-04-09 |
| 發明(設計)人: | 王永濱;武士輕;陳書通;梁浩;蔣萬松;王磊;朱謙;王飛;黃偉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空間機電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B64G1/62 | 分類號: | B64G1/62 |
| 代理公司: | 中國航天科技專利中心 11009 | 代理人: | 龐靜 |
| 地址: | 100076 北京市豐***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著陸 內筒 緩沖裝置 上支架 下支架 火箭 外筒 液壓緩沖裝置 轉動副連接 可重復 運載火箭 足墊 滑動副連接 沖擊能量 地面接觸 火箭箭體 球鉸連接 液壓緩沖 展開狀態 折疊狀態 小行星 縮回 著陸器 軟著陸 緩沖 收攏 月球 火星 轉動 垂直 伸出 回收 地球 吸收 | ||
1.一種運載火箭可重復使用著陸緩沖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筒(2)、上支架(3)、中筒(4)、下支架(5)、內筒(6)和足墊(7);所述外筒(2)的一端和上支架(3)的一端均通過轉動副安裝于火箭(1)的外表面,所述上支架(3)的另一端與下支架(5)一端通過轉動副連接;所述外筒(2)另一端通過滑動副與所述中筒(4)連接,所述中筒(4)和內筒(6)通過滑動副連接;所述下支架(5)另一端通過轉動副與所述中筒(4)連接,用于增大著陸接觸面積的足墊(7)和內筒(6)采用球鉸連接,所述內筒(6)內設置有液壓緩沖裝置;所述著陸緩沖裝置著陸時為展開狀態,未工作時為收攏折疊狀態,運載火箭著陸時,中筒(4)由外筒(2)內伸出,帶動上支架(3)和下支架(5)由收攏折疊狀態轉換為展開狀態,著陸緩沖裝置與地面接觸時,內筒(6)在中筒(4)內縮回,通過所述液壓緩沖裝置緩沖,實現運載火箭的著陸緩沖;
所述外筒(2)外壁分別設置有推力彈簧桿(2-1)和螺栓(2-2),所述推力彈簧桿(2-1)兩端分別與所述外筒(2)和中筒(4)連接,收攏狀態時,所述螺栓(2-2)鎖緊所述外筒(2)和中筒(4);由收攏折疊狀態轉換為展開狀態時,螺栓(2-2)解鎖,推力彈簧桿(2-1)推動中筒(4)由外筒(2)內伸出。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著陸緩沖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內筒(6)安裝于所述中筒(4)內部,所述中筒(4)安裝于外筒(2)的內部。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著陸緩沖裝置,其特征在于:展開狀態時,所述外筒(2)、上支架(3)、中筒(4)、下支架(5)與火箭(1)組成穩定的三角形結構。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著陸緩沖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壓緩沖裝置包括設置于內筒(6)的控制閥(6-1)和波紋管(6-2),所述波紋管(6-2)將所述內筒(6)內腔隔離為液腔和氣腔,所述液腔、波紋管(6-2)的內腔以及所述內筒(6)與中筒(4)內腔構成的密閉腔內充滿液體介質,所述密閉腔、液腔、波紋管(6-2)的內腔通過液體流道連通,連通所述液腔和波紋管(6-2)的內腔的流道上設置有控制閥(6-1),所述氣腔內充有空氣介質;著陸緩沖裝置與地面接觸時,內筒(6)受壓向中筒(4)內腔移動,密閉腔內的液體介質通過液體流道流到液腔中,使得液腔壓力增大,分別推動波紋管(6-2)向氣腔移動和通過控制閥(6-1)進入波紋管(6-2)的內腔使波紋管沿軸向膨脹,壓縮氣腔內的氣腔,經過控制閥(6-1)的節流阻尼作用,實現緩沖。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著陸緩沖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球頭(6-3),所述球頭一端插入到內筒(6)端面,另一端連接足墊(7)。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著陸緩沖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著陸緩沖裝置為多個,多個著陸緩沖裝置沿火箭(1)的圓形外表面均勻設置。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著陸緩沖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著陸緩沖裝置為3個或4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空間機電研究所,未經北京空間機電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244570.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小行星微重力表面巡視機構
- 下一篇:一種皮星點式分離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