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氣動控制可自動運行的精壓機有效
| 申請號: | 201611241569.2 | 申請日: | 2016-12-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739071B | 公開(公告)日: | 2018-10-23 |
| 發明(設計)人: | 胡林兵;金衛平;朱科平;李云志;羅喜平;常江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西新余國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30B1/38 | 分類號: | B30B1/38;B30B15/16;B30B15/28;C06B21/00 |
| 代理公司: | 新余市渝星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6124 | 代理人: | 張瑜生 |
| 地址: | 338000 江西*** | 國省代碼: | 江西;36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氣動 控制 自動 運行 精壓機 | ||
本發明提供一種氣動控制可自動運行的精壓機,它主要由精壓機機體、氣缸C、單向滾輪杠桿型氣控信號閥B、氣缸B、單向滾輪杠桿型氣控信號閥A、基本型氣控信號閥A、搖臂型手動氣控信號閥、模板推桿、滾輪杠桿型氣控信號閥、基本型氣控信號閥B、氣缸A、氣源處理器、氣控換向閥A、氣控換向閥B、氣控換向閥C組成。它的效果在于:1、安全性好;2、生產效率高;3、勞動強度低。
技術領域:本發明涉及一種精壓槍彈底火類和火工品類壓藥的一種專用設備,特別是一種氣動控制可自動運行的精壓機。
背景技術:現有精壓機主要由滑動機構、棘輪機構、傳動機構三大部分組成;它結構簡單,輸出的壓力比值大且穩定,壓制的產品精度高,是軍工企業里用于壓槍彈底火類和火工品類壓藥的專用設備之一。但是,現有精壓機在使用中大部分流程都是人工作業;如產品送入壓制、壓制后取出等都是作業人員手工操作。該種使用方式存在的問題是:1、安全性低,因為作業的對象都是十分敏感的火藥,作業人員零距離的作業,稍有不慎,則可能出現出現事關人身生命安全的事故;2、生產效率低,因為作業人員在高度緊張且十分枯燥的情況下作業,非常容易疲乏,從而,極大影響作業人員的效率。因此,對精壓機的自動化改進一直都是軍工企業希望解決的難題,但卻進展緩慢,其原因主要在于,作業的對象為敏感的火藥。
發明內容:本發明的目的在于,針對現有精壓機在使用中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出一種氣動控制可自動運行的精壓機,它具有安全性好、生產效率高的優點,它是在不改變現有精壓機結構的基礎上,僅是通過增加一些氣動元件即達到精壓機在作業時壓藥模具自動送進、自動壓藥、自動送出即自動運行目的。
通過下述技術方案可以實現本發明的目的,一種氣動控制可自動運行的精壓機,包括精壓機機體,其特征在于,還包括氣缸C、單向滾輪杠桿型氣控信號閥B、氣缸B、單向滾輪杠桿型氣控信號閥A、基本型氣控信號閥A、搖臂型手動氣控信號閥、模板推桿、滾輪杠桿型氣控信號閥、基本型氣控信號閥B、氣缸A、氣源處理器、氣控換向閥A、氣控換向閥B、氣控換向閥C;
其中:
一、搖臂型手動氣控信號閥作為氣動元件運行的氣控信號閥運行開關;滾輪杠桿型氣控信號閥作為設備安全運行的氣控信號閥;基本型氣控信號閥A 作為控制氣缸A運行的信號閥;基本型氣控信號閥B作為控制氣缸B帶動壓藥模具運行的信號閥;單向滾輪杠桿型氣控信號閥A作為控制氣缸A和控制氣缸C 運行的信號閥;單向滾輪杠桿型氣控信號閥B作為控制氣缸B在精壓機完成一個工作循環后帶動壓藥模具回位的氣控信號閥;上述各氣動元件分別用固定件配螺釘固定在精壓機對應的位置上;
二、氣缸C作為控制精壓機棘輪機構運行的氣動元件與氣控換向閥A用氣管連接;氣缸B作為帶動壓藥模板往返與外工作臺和精壓機工作臺運行的氣動元件與氣控換向閥B用氣管連接;氣缸A作為帶動壓藥模板在工作臺板上運行的氣動元件與氣控換向閥C用氣管連接;上述各氣缸須配相應型號的節流閥,再分別用固定件配螺釘安裝在精壓機對應的位置上;
三、根據氣控信號閥和氣缸每秒鐘的用氣量,給氣缸A、氣缸B、氣缸C 分別對應配上氣控換向閥A、氣控換向閥B、氣控換向閥C,再把氣控換向閥用螺栓固定到專用底座上,并選配好相應的快速接頭和隔板直通,裝入密閉的控制箱內固定在精壓機上;
以上各部件用氣管按附圖2所示進行連接。
本發明的效果在于:1、安全性好,這在于,⑴、現有精壓機經過本發明改造后,作業人員就不用零距離站在機旁作業了,從而可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出現事故時對作業人員造成人身傷害;⑵、壓藥模具是在氣缸的作用下運行,移動過程無撞擊且無靜電干擾,特別適合有防爆、防靜電要求的環境中使用;⑶、在模板起始運行的位置上安裝了一滾輪杠桿型氣控信號閥,跟啟動氣動元件運行的搖臂型手動氣控信號閥串聯,在模板供應不到位時,各氣動元件和精壓機傳動機構都不會動作,做到了設備安全自動運行;2、生產效率高,因為本裝置可取代作業人員在精壓機壓藥整個流程中壓藥模具的送入和取出等手工作業,它可連續不斷的生產,沒有了現有技術中作業人員因不能長時間連續作業對生產率的影響;3、勞動強度低。
下面結合附圖及實施方式對本發明進一步闡述: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西新余國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經江西新余國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241569.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鋰電池裝配上殼機裝置
- 下一篇:一種新型石墨膜壓延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