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適于靈長類實驗動物腹部皮下脂肪的定量分析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611241435.0 | 申請日: | 2016-12-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846264A | 公開(公告)日: | 2017-06-13 |
| 發明(設計)人: | 張國棟;岳峰;陶國現;梁超;李文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西南寧靈康賽諾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T5/00 | 分類號: | G06T5/00;G06T7/11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530002 廣西壯族*** | 國省代碼: | 廣西;4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適于 靈長類 實驗 動物 腹部 皮下脂肪 定量分析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核磁共振影像下靈長類實驗動物的腹部皮下脂肪的定量分析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適于靈長類實驗動物腹部皮下脂肪的定量分析方法。
背景技術
目前,人們對肥胖常采用的檢測手段有:標準體重法、體質指數(BMI)法、腰圍與腰臀比測定法、皮脂厚度法。但上述檢測手段未能涉及脂肪的定量分析,只是間接的檢測手段,存在較大的局限性。雖然,近期也出現有基于核磁共振影像進行量化分析的報道,如“基于磁共振圖像人體腹部脂肪體積的半自動量化方法,申請號:201210252777”的專利,公開了先對人體腹部磁共振圖像中肚臍位置進行標記,獲取肚臍位置標記點的坐標;設定脂肪定量區域的距離范圍并建立橢圓方程,確定冠狀位上的脂肪定量區域;對每一層磁共振圖像的像素信號進行灰度值統計,建立柱狀圖,設定分割脂肪的閾值;根據所述閾值通過逐行掃描對腹部脂肪進行分割,將每一層圖像的分割的脂肪體積累加,實現脂肪體積定量。以提高對脂肪體積定量的精確性,減少主觀性偏差,提高可重復性。但當前公開的方法僅適用于人體,而由于靈長類實驗動物體型小、肌肉緊密等有別于人體的特性,得出的MRI圖像往往相比人體的圖像更模糊,各區域間區分不明顯,因此采用現有處理分析技術方案進行定量分析時,無法得出準確的定量結果。
發明內容
針對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適于靈長類實驗動物腹部皮下脂肪的定量分析方法。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適于靈長類實驗動物腹部皮下脂肪的定量分析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對靈長類實驗動物采用仰臥方式,動物擺放時將動物的眉心、鼻尖、門牙中縫、乳頭連線中點、肚臍連成一線,利用MRI對動物進行腹部掃描獲取T2相圖像和FS-FSE-T2WI抑脂圖像;
(2)對上述獲取的圖像進行對比度增強調節,圖像直方圖均衡化,圖像濾波調節,將像素值拉伸為0~1之間的灰度值;
(3)采用區域生長法,手動選擇腹部皮下脂肪區域內的生長初始點,定義區域生長準則閾值T在0.0100~0.0500之間,完成首次圖像分割;
(4)對經步驟(3)完成的首次脂肪分割區域再次進行均值濾波,中值濾波后,圖像區域模糊化,再一次用區域生長法進行二次區域生長處理;
(5)采用公式Si=Ni×P;計算第i層圖像中,對應腹部皮下脂肪的橫截面積,其中Ni表示該第i層圖像中目標區域所包含的像素數,P表示每一個像素所占的面積;
(6)采用公式計算脂肪量;
其中X=SD-ST,V表示脂肪體積,n為圖像數,即圖像層數,i表示n幅圖中的某幅圖,Si表示第i層圖像中,對應腹部皮下脂肪的橫截面積,SD表示各層圖像的間距,ST表示影像的層厚。
優選的,步驟(2)所述圖像濾波調節主要包括中值濾波、高斯濾波、均值濾波調節,所述中值濾波選用6*6中值濾波器去噪;所述高斯濾波選用9*9高斯濾波器去噪;所述均值濾波選用9*9均值濾波器去噪。
優選的,步驟(6)所述SD和ST,在進行步驟(1)的MRI操作時,設定為SD=5.0mm,ST=6.0mm。
優選的,步驟(4)所述二次區域生長處理中,生長準則閾值T取0.0293或0.0400或0.0300。
優選的,所述T2相圖像和FS-FSE-T2WI抑脂圖像采用Dicom格式。
發明對比現有技術的有益效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西南寧靈康賽諾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廣西南寧靈康賽諾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241435.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