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地鐵通信裝置和地鐵通信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611240192.9 | 申請日: | 2016-12-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260129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6-08 |
| 發明(設計)人: | 余超;劉思聰;程元明;鐘興質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電信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W16/18 | 分類號: | H04W16/18;H04W88/10 |
| 代理公司: | 中國貿促會專利商標事務所有限公司 11038 | 代理人: | 曲瑞 |
| 地址: | 100033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地鐵 通信 裝置 系統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地鐵通信裝置和系統,涉及領域移動通信領域無線傳輸技術。該地鐵通信裝置包括:第一頻率RRU,第二頻率RRU,合路器,分別和所述第一頻率RRU和所述第二頻率RRU連接,用于將第一頻率信號和第二頻率信號合路;和四端口耦合器,其中,所述耦合器的第一端口和所述合路器連接,第二端口和地鐵站臺站廳的天線分布系統連接,第三端口和地鐵隧道的泄露電纜連接。本發明通過在站臺內僅改造了耦合器,價格沒有明顯提升,在隧道內使用環形器替代部分合路器,使用四端口合路器替代五端口合路器,成本低;由于未改動原有硬件設備、泄露電纜、室分系統,僅少量增加部分環形器設備,整體信號傳輸保持原有質量,質量高。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移動通信領域無線傳輸技術,特別涉及一種地鐵通信裝置和系統。
背景技術
現在地鐵出行已經是很多城市,特別是大城市的首要公共交通方式。每天都有大量的人流經過地鐵站廳和隧道,地鐵的移動通信是人們切實的需求。
圖1示出現網改造前地鐵中站臺站廳的網絡結構。如圖1所示,2.1G RRU(RadioRemote Unit,射頻拉遠單元)11連接到POI(Point of Interface,多系統接入平臺)12,POI12連接到3端口的6dB耦合器13,3端口的6dB耦合器13通過另外2個端口分別連接到站臺站廳14和隧道15的天線系統。
隨著人們對地鐵通信要求的增加,需要實現現網地鐵隧道及站臺內LTE雙載波聚合覆蓋場景。如何在不改動原有硬件設備前提下,快速、低成本、高質量解決地鐵LTE雙載波聚合信號覆蓋需求,是現實中存在的需要解決的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實施例所要解決的一個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地鐵通信系統,能夠低成本、高質量地解決地鐵LTE雙載波聚合信號覆蓋問題。
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第一個方面,提供了一種地鐵通信裝置,包括:第一頻率RRU,第二頻率RRU,合路器,分別和所述第一頻率RRU和所述第二頻率RRU連接,用于將第一頻率信號和第二頻率信號合路;和四端口耦合器,其中,所述耦合器的第一端口和所述合路器連接,第二端口和地鐵站臺站廳的天線分布系統連接,第三端口和地鐵隧道的泄露電纜連接。
可選地,耦合器的第四端口和多系統接入平臺POI連接,所述第一頻率RRU為第一頻率LTE RRU,所述第二頻率RRU為第二頻率LTE RRU。
可選地,耦合器為6dB耦合器,所述第一頻率為1.8G,所述第二頻率為2.1G。
根據本發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種地鐵通信裝置,包括:第一環形器,包括第一端口、第二端口和第三端口;第二環形器,包括第一端口、第二端口和第三端口;電橋,包括第一口,第二口、第三口和第四口,所述電橋的第一口和所述第一環形器的第三端口連接,所述電橋的第二口和所述環形器的第三端口連接,所述電橋的第三口連接下行發射電纜;和四端口合路器,所述合路器的第一端口和所述電橋的第四口連接,用于將各個端口輸入的信號合路后輸出到上行發射電纜。
可選地,第一環形器的第一端口用于輸入第一運營商網絡第一頻率LTE信號,第二端口用于輸入第一運營商網絡第一頻率DCS信號,所述第一環形器的第一端口、第二端口輸出到所述第一環形器的第三端口,從所述第一環形器的第三端口輸出到所述電橋的第一口;所述第二環形器的第一端口用于輸入第二運營商網絡第一頻率LTE信號,第二端口通過反射式DCS濾波器輸入第三運營商網絡第一頻率DCS信號,所述第二環形器的第一端口、第二端口輸出到所述第二環形器的第三端口,從所述第二環形器的第三端口輸出到所述電橋的第二口。
可選地,合路器的第二端口連接第一運營商網絡WCDMA信號,所述合路器的第三端口連接第二運營商網絡CDMA信號,所述合路器的第四端口連接第二運營商第二頻率LTE信號。
可選地,第一環形器和第二環形器的發射信號頻帶范圍包含1700-1900MHz,隔離度40dB。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電信股份有限公司,未經中國電信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240192.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