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促進骨整合和抗菌能力的新型鈦表面在審
| 申請號: | 201611240077.1 | 申請日: | 2016-12-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729990A | 公開(公告)日: | 2017-05-31 |
| 發明(設計)人: | 史俊宇;賴紅昌;張曉夢;顧迎新;喬士沖;朱鈺;莫嘉驥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九人民醫院 |
| 主分類號: | A61L27/30 | 分類號: | A61L27/30;A61L27/06;A61L27/54;C23C14/30;C23C14/16 |
| 代理公司: | 上海精晟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31253 | 代理人: | 馮子玲 |
| 地址: | 200011 ***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促進 整合 抗菌 能力 新型 表面 | ||
1.一種促進骨整合和抗菌能力的新型鈦表面,其特征在于,所述促進骨整合和抗菌能力的新型鈦表面由納米離子形態的鉭沉積在酸蝕噴砂后的鈦基底表面上制備得到,所述納米離子形態沉積的鉭為類珊瑚狀結構。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促進骨整合和抗菌能力的新型鈦表面,其特征在于,所述納米離子形態沉積的鉭的厚度為10~300nm。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促進骨整合和抗菌能力的新型鈦表面,其特征在于,所述納米離子形態沉積的鉭的厚度為100~200nm。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促進骨整合和抗菌能力的新型鈦表面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1)使用金剛砂顆粒對商業化4級純鈦片進行噴砂,然后用鹽酸和硫酸混合產生的氣體對噴砂后的表面進行酸蝕處理1~5h,用無水乙醇清洗,烘干,得酸蝕噴砂鈦基底;
(2)將沉積室抽至真空狀態,將加熱至150℃的鉭片置放于離酸蝕噴砂鈦基底8~13cm處,通入氬氣清洗3~10min,然后用電流轟擊鉭片使鉭以納米離子形態沉積在酸蝕噴砂鈦基底表面,用無水乙醇和去離子水清洗,烘干,即得所述促進骨整合和抗菌能力的新型鈦表面。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促進骨整合和抗菌能力的新型鈦表面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1)中所述金剛砂顆粒的粒徑為200~600μm。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促進骨整合和抗菌能力的新型鈦表面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1)中所述金剛砂顆粒的粒徑為250~500μm。
7.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促進骨整合和抗菌能力的新型鈦表面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1)中所述鹽酸與硫酸混合的重量比為(2~5):1,其中,所述鹽酸為質量分數為18%鹽酸,所述硫酸為質量分數為98%的濃硫酸。
8.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促進骨整合和抗菌能力的新型鈦表面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2)中沉積室的壓力為2×10-5Pa~8×10-5Pa。
9.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促進骨整合和抗菌能力的新型鈦表面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2)中電流為0.0375~4A。
10.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促進骨整合和抗菌能力的新型鈦表面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2)中使用電流轟擊鉭片的時間為0.5~2h。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九人民醫院,未經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九人民醫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240077.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植草格
- 下一篇:一種用于垂直綠化的支撐結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