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車輛控制方法和系統、車輛鑰匙、車輛及車輛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611239710.5 | 申請日: | 2016-12-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846563B | 公開(公告)日: | 2020-02-07 |
| 發明(設計)人: | 朱維升;秦國梁;季申;沈海寅 | 申請(專利權)人: | 智車優行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7C9/00 | 分類號: | G07C9/00;G06F3/0482;B60R25/24;B60R25/25;H04W4/40;H04W4/48 |
| 代理公司: | 11657 北京思源智匯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毛麗琴 |
| 地址: | 100020 北京市***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車輛 控制 方法 系統 鑰匙 | ||
1.一種車輛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車輛鑰匙基于用戶的操作指令,在顯示屏幕上顯示當前功能項的交互界面,所述車輛鑰匙中設置有功能列表,所述功能列表中包括多個功能項及各功能項表示功能的全局統一標識符UUID;其中,每個功能項表示一項用于實現對車輛進行操作的功能;每個UUID唯一標識一項功能;
響應于接收到用戶通過當前功能項的交互界面發送的控制指令,車輛鑰匙生成控制請求消息并發送給與所述車輛鑰匙建立通信連接的車輛控制系統,所述控制請求消息中包括當前功能項表示功能的UUID和所述控制指令,以便所述車輛控制系統基于所述控制請求消息中UUID標識的功能以及該功能的屬性和操作權限、所述控制指令控制所在車輛進行相應操作;其中,功能的屬性用于表示該功能的信息具有的可執行屬性,功能的操作權限用于表示用戶是否具有對該功能的操作權限。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列表中功能項表示的功能包括以下任意多種:
車門操作,顯示剩余里程,顯示車內溫度,空調控制,顯示時間,應急燈操作,氛圍燈操作,天窗操作,延遲照明燈操作,車窗操作,車外溫度顯示,找車,迎賓燈操作,自動泊車,后備箱操作,鑰匙充電,充電接口蓋操作。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還包括:
響應于接收到車輛鑰匙發送的控制請求消息,所述車輛控制系統從預先存儲的功能列表中獲取所述控制請求消息中UUID標識的功能,并基于所述控制請求消息中UUID標識的功能以及該功能的屬性和操作權限、所述控制指令,控制所述車輛進行相應操作。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連接包括低功耗藍牙技術BLE連接;所述UUID為基于藍牙技術聯盟協議的16位UUID;
所述方法還包括:
車輛控制系統與所述車輛鑰匙未處于BLE連接狀態時,所述車輛控制系統按照預設時間間隔向預先存儲的指定地址發起BLE連接建立請求;其中,所述指定地址被預先分配給所述車輛的車輛鑰匙;
響應于接收到BLE連接建立請求,所述車輛鑰匙與所述車輛控制系統建立BLE連接,并向所述車輛控制系統反饋BLE連接建立響應。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車輛控制系統與所述車輛鑰匙建立BLE連接之后,還包括:
車輛鑰匙獲取預先存儲的第一加密車輛標識ID,并以BLE通信方式向所述車輛控制系統發送所述第一加密車輛ID;其中,每個車輛ID唯一標識一個車輛,第一加密車輛ID由第一車輛ID通過預設加密算法計算獲得;
車輛控制系統獲取預先存儲的第二加密車輛ID,或者通過預設加密算法對預先存儲的第二車輛ID進行計算獲得第二加密車輛ID;其中,第二車輛ID唯一標識所述車輛;
車輛控制系統比較所述第一加密車輛ID與所述第二加密車輛ID是否相同;
若所述第一加密車輛ID與所述第二加密車輛ID不相同,車輛控制系統斷開與所述車輛鑰匙之間的BLE連接。
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還包括:
響應于接收到BLE連接建立請求,車輛鑰匙獲取預先存儲的第一加密車輛ID;其中,每個車輛ID唯一標識一個車輛,第一加密車輛ID由第一車輛ID通過預設加密算法計算獲得;
所述BLE連接建立響應中包括所述車輛鑰匙獲取的第一加密車輛ID;
所述車輛控制系統與所述車輛鑰匙建立BLE連接包括:
車輛控制系統獲取預先存儲的第二加密車輛ID,或者通過預設加密算法對預先存儲的第二車輛ID進行計算獲得第二加密車輛ID;其中,第二車輛ID唯一標識所述車輛;
車輛控制系統比較所述第一加密車輛ID與所述第二加密車輛ID是否相同;
若所述第一加密車輛ID與所述第二加密車輛ID相同,所述車輛控制系統與所述車輛鑰匙建立BLE連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智車優行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未經智車優行科技(北京)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239710.5/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