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分布式能源多維尋優設計方法和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1611239256.3 | 申請日: | 2016-12-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256131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7-06 |
| 發明(設計)人: | 薛智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華逸嘉禾能源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F17/50 | 分類號: | G06F17/5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識產權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韓建偉;張永明 |
| 地址: | 100037 北京市西城***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目標資源 分布式能源 方法和裝置 變化信息 規律模型 時間段 多維 供能 尋優 參數建立 預先建立 優化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分布式能源多維尋優設計方法和裝置。該方法包括:通過預先建立的用能規律模型計算出需求側用能主體在目標時間段內的用能量隨時間的變化信息,其中,根據需求側用能主體的用能參數建立用能規律模型,用能參數至少包括用能類型;根據需求側用能主體所在位置的資源的參數和需求側用能主體在目標時間段內的用能量隨時間的變化信息確定目標資源,其中,目標資源用于為需求側用能主體供能,目標資源包括至少兩種用能類型的資源,目標資源滿足需求側用能主體對于多個用能類型的用能需求;通過確定的目標資源為需求側用能主體供能。通過本發明,解決了相關技術中對于分布式能源優化效果不佳的問題。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能源技術設計領域,具體而言,涉及一種分布式能源多維尋優設計方法和裝置。
背景技術
分布式能源是“臨近用戶設置,發電并梯級利用發電余熱聯產冷和/或熱,就地向用戶輸出電、冷和/或熱的能源系統”,它建立在能源梯級利用概念基礎上,將制冷、供熱及發電過程一體化。分布式能源因其梯級利用、就地清潔生產、就近消納而具備綜合能效高、環境負面影響小、供需聯系更緊密等優勢,越來越容易被客戶接受。
面向不同區域終端用戶電、熱、冷、氣等多種用能需求,采取何種分布式能源技術或技術組合,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例如,負荷匹配度、資源可用性、技術適用性、規模合理性等多方面因素,現有技術中在進行能源優化時,優化效果不理想,無法因地制宜的發揮分布式能源優勢,實實在在地降低終端用能成本、減少環境負面影響、獲得合理的投資回報。
目前常規的分布式能源設計主觀性過強,一是技術應用不能充分考慮當地能源資源狀況,二是總體設計規模不能與需求側優化相協同,三是技術組合時未能充分考慮全年8760小時負荷變化特點,四是用于比較的方案代表性不足。由此造成設計規模過大、技術選擇欠佳、資源價值開發不足、供需匹配度差等問題,最終體現為終端客戶用能成本高、項目投資回報率低。
針對相關技術中對于分布式能源優化效果不佳的問題,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決方案。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分布式能源多維尋優設計方法和裝置,以解決相關技術中對于分布式能源優化效果不佳的問題。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根據本發明的一個方面,提供了一種分布式能源多維尋優設計方法,該方法包括:通過預先建立的用能規律模型計算出需求側用能主體在目標時間段內的用能量隨時間的變化信息,其中,根據所述需求側用能主體的用能參數建立用能規律模型,所述用能參數至少包括用能類型;根據所述需求側用能主體所在位置的資源的參數和所述需求側用能主體在目標時間段內的用能量隨時間的變化信息確定目標資源,其中,所述目標資源用于為所述需求側用能主體供能,所述目標資源包括至少兩種用能類型的資源,所述目標資源滿足所述需求側用能主體對于多個用能類型的用能需求;通過確定的所述目標資源為所述需求側用能主體供能。
進一步地,在通過預先建立的用能規律模型計算出所述需求側用能主體在目標時間段內的用能量隨時間的變化信息之前,所述方法還包括:至少獲取需求側用能主體的建筑類型參數、用能規律參數、區域氣候參數;通過預先建立的用能規律模型計算出所述需求側用能主體在目標時間段內的用能量隨時間的變化信息包括:通過dest或EnergyPlus軟件計算出所述需求側用能主體在典型日24小時和全年8760小時的冷、熱、電用能負荷的變化曲線。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華逸嘉禾能源技術有限公司,未經北京華逸嘉禾能源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239256.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