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中藥創口貼有效
| 申請號: | 201611237261.0 | 申請日: | 2016-12-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692928B | 公開(公告)日: | 2018-01-02 |
| 發明(設計)人: | 韓立濤;韓修恒;閆鈞;王華棟;張俊梓;張寶琴;石沛龍;常聰;楊亞彬;劉帥超 | 申請(專利權)人: | 河南亞都實業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61K36/9068 | 分類號: | A61K36/9068;A61K9/70;A61P17/02;A61P31/02;A61K33/12;A61K35/24;A61K35/618 |
| 代理公司: | 鄭州博派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41137 | 代理人: | 方燕玉 |
| 地址: | 453400 河南*** | 國省代碼: | 河南;4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中藥 創口 | ||
1.一種中藥創可貼: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的黃芪10-20g、側柏葉10-12g、蒲黃6-10g、五靈脂3-7g、木通3-4g、滑石5-7g、地錦草10-13g、茜草10-13g、烏賊骨10-20g、艾葉3-8g、生地10-20g、百草霜3-6g、炮姜3-4g、黃連3-5g,地榆10-12g、槐角5-7g、白茅花9-12g制成,其制備方法是:
步驟一:藥料的處理:
稱取所需重量的黃芪、側柏葉、蒲黃、五靈脂、木通、地錦草、茜草、烏賊骨、艾葉、生地、百草霜、炮姜、黃連,地榆、槐角、白茅花、滑石加工過120目篩篩細粉,備用;
步驟二:泡藥:
將稱取后的黃芪、側柏葉、五靈脂、木通、地錦草、茜草、烏賊骨、生地、炮姜、黃連,地榆、槐角、按芝麻油:藥比例5-3:1重量比,添加芝麻油、以油沒蓋藥材為好,先行浸泡7日備用;
步驟三:油炸提取:
把浸泡過的藥和油用文火煎炸,至藥材表面黑褐內枯黃為度,分出藥渣,藥油經細網過濾,保證無藥物殘渣;
步驟四:煉油:
用中小火煉油3小時左右,不停的用柳或槐或桑鮮木棍攪拌藥油,隨著油溫升高,油煙越來越多,油溫在320-330℃時煙最大,此時,將熬成的油取一點滴到水面上,油聚成一個點,久久不散,為成珠,停火,下丹;
步驟五:下丹:
芝麻油經炸藥煉油后約剩原重量的70-80%,以此為準,按油丹比例按1:0.4-0.5;慢下快攪,此時產生大量白色濃煙,劇烈沸騰;
步驟六:老嫩試驗:
待鍋面平靜后挖取少量膏藥倒入冷水中冷卻,用手反復揉捏,不沾手,硬而不堅,柔韌,膏藥黑亮,一拉有絲再拉即斷為合適,堅硬不易揉捏為過老此時加膏藥重量1/10的芝麻油繼續熬;沾手,太軟拉絲不斷為嫩此時加火繼續熬,直至老嫩合適;
步驟七:去火毒:
把膏藥倒入冷水盆或桶中,捏成小團,浸泡5-7天,每天換水一次;
步驟八:制貼:
去完火毒后的膏藥,用鍋中套鍋隔水加熱法即大鍋內加水小鍋內放膏藥,使膏藥完全融化后再直接火加熱以熬去膏中水分,直至無氣泡無泡末,停火,稍冷卻,加入粉碎后備用的蒲黃、艾葉、百草霜、白茅花、滑石精細粉,攪拌均勻,即可攤膏;
步驟九:攤膏藥:
把尚未冷涼的膏藥用竹筷團起,隨布大小,以竹筷點布之中心,作順時針攤一周,則膏藥即成。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中藥創可貼: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的黃芪20g、側柏葉12g、蒲黃10g、五靈脂7g、木通4g、滑石7g、地錦草13g、茜草13g、烏賊骨20g、艾葉8g、生地20g、百草霜6g、炮姜4g、黃連5g,地榆12g、槐角7g、白茅花12g制成。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河南亞都實業有限公司,未經河南亞都實業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237261.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治療風濕病的藥酒
- 下一篇:塊狀豬用驅蟲藥及其制備方法與應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