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梯度混凝土澆筑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611236169.2 | 申請日: | 2016-12-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758840B | 公開(公告)日: | 2019-05-10 |
| 發明(設計)人: | 劉懷剛;劉朝霞;高世強;刁先覺;費永忠;肖向榮;檀興華;張錚;葛紀平;趙升輝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交路橋華南工程有限公司;中交路橋建設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1D21/00 | 分類號: | E01D21/00;E01D101/2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立方律師事務所 11330 | 代理人: | 劉延喜;王增鑫 |
| 地址: | 528400 廣東省中***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澆筑 外層混凝土 混凝土 內層 混凝土澆筑 鋼筋籠 第一層 標號混凝土 混凝土分層 多點平衡 數控系統 順時針 布設 綁扎 平齊 預設 布料 分段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梯度混凝土澆筑方法,包括:在已綁扎好的鋼筋籠內劃分外層混凝土和內層混凝土的澆筑區域;在所述鋼筋籠的上方布設梯度砼多點平衡布料數控系統;在所述鋼筋籠內以第一層高澆筑第一層外層混凝土;按順時針或逆時針的順序以第二層高同時澆筑第二層外層混凝土和第一層內層混凝土;按照相同的順序繼續以第二層高同時澆筑所述外層混凝土和內層混凝土至預設的高度;澆筑內層混凝土以平齊所述外層混凝土。本發明提供的梯度混凝土澆筑方法能夠使不同性質的混凝土分層并且分段澆筑,良好地適用于各種需要采用不同性能混凝土的澆筑場合,并且能夠有效防止不同標號混凝土之間的串料,提高了澆筑產品質量。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橋梁主體結構施工領域,特別涉及一種梯度混凝土澆筑方法。
背景技術
斜拉橋的索塔混凝土塔柱通常采用梯度混凝土結構,梯度混凝土結構是指塔柱的內外側使用不同混凝土配合比的復合混凝土結構,即索塔混凝土結構的內層仍然采用普通的C50混凝土,而外側混凝土則采用白色耐久混凝土,旨在提高混凝土結構的抗裂性、耐久性和觀賞性。
梯度混凝土作為一種新型的混凝土結構形式,與普通混凝土相比,無論在施工工藝、施工組織、混凝土原材料要求、機械設備配置等各個方面都有較大的區別,其工藝要求和施工難度主要表現如下:
(1)梯度混凝土對混凝土原材料的水泥、粗骨料、細骨料、纖維、外摻劑等質量控制指標相比普通混凝土(砼)的要求要高一些。
(2)梯度混凝土澆筑范圍較薄,外側白色耐久混凝土與內側普通高標號混凝土容易串料,影響梯度混凝土的澆筑質量效果。
(3)由于梯度混凝土的外側白色耐久混凝土通常壁厚較薄,因此振搗工藝要求非常嚴格。
(4)由于梯度混凝土的外側白色耐久混凝土采用白色水泥,混凝土拆模后表面為白色,為保證混凝土表面的美觀性,對成品保護要求非常高。
發明內容
基于此,為了解決上述提到的至少一個問題,提供一種梯度混凝土澆筑方法。
一種梯度混凝土澆筑方法,包括下列步驟:
在已綁扎好的鋼筋籠內劃分外層混凝土和內層混凝土的澆筑區域;
在所述鋼筋籠的上方布設梯度砼多點平衡布料數控系統;
在所述鋼筋籠內以第一層高澆筑第一層外層混凝土;
按順時針或逆時針的順序以第二層高同時澆筑第二層外層混凝土和第一層內層混凝土;
按照相同的順序繼續以第二層高同時澆筑所述外層混凝土和內層混凝土至預設的高度;
澆筑內層混凝土以平齊所述外層混凝土。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按順時針或逆時針的順序以第二層高同時澆筑第二層外層混凝土和第一層內層混凝土的步驟如下:
在所述第一層外層混凝土上進行第二外層混凝土的第一外澆筑段的布料;
在所述第一層外層混凝土上進行第二外層混凝土的第二外澆筑段的布料,同時相鄰于所述第一外澆筑段進行第一層內層混凝土的第一內澆筑段的布料,使所述第二層外層混凝土和第一層內層混凝土在保持澆筑段交錯的情況下進行同步連續布料。
進一步的,每層所述內層混凝土和外層混凝土的布料工序完成后,先振搗內層混凝土,再振搗外層混凝土。
具體的,振搗間距為50~60cm,振搗時,將振搗棒插入上下相鄰的兩層混凝土的下層混凝土內5~10cm。
具體的,所述振搗外層混凝土所采用的振搗棒的直徑不大于50mm。
進一步的,所述振搗棒的直徑為30mm。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交路橋華南工程有限公司;中交路橋建設有限公司,未經中交路橋華南工程有限公司;中交路橋建設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236169.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黑色阻燃真絲綢及其制備方法
- 下一篇:用于吸掃式掃路車的吸管降塵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