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用于處理工業廢水的藥劑及其制備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611235145.5 | 申請日: | 2016-12-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587202A | 公開(公告)日: | 2017-04-26 |
| 發明(設計)人: | 不公告發明人 | 申請(專利權)人: | 鄭州北斗七星通訊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2F1/00 | 分類號: | C02F1/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鄭州市*** | 國省代碼: | 河南;4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用于 處理 工業廢水 藥劑 及其 制備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污水處理藥劑,具體是一種用于處理工業廢水的藥劑。
背景技術
工業廢水主要是城市生活中使用的各種洗滌劑和污水、垃圾、糞便等,多為無毒的無機鹽類,工業廢水中含氮、磷、硫多,致病細菌多。城市每人每日排出的工業廢水量為150-400L,其量與生活水平有密切關系。工業廢水中含有大量有機物,如纖維素、淀粉、糖類和脂肪蛋白質等;也常含有病原菌、病毒和寄生蟲卵;無機鹽類的氯化物、硫酸鹽、磷酸鹽、碳酸氫鹽和鈉、鉀、鈣、鎂等??偟奶攸c是含氮、含硫和含磷高,后期處理比較困難。隨著中國城市化和工業化的加速,水資源的需求缺口也日益增大。在這樣的背景下,污水處理行業成為新興產業,目前與自來水生產、供水、排水、中水回用行業處于同等重要地位。目前,國內用在工業廢水處理及凈化的產品有很多,但制作的成本較高,而且處理及凈化污水的工藝流程繁瑣,這就為污水處理廠家帶來了不便。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用于處理工業廢水的藥劑,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用于處理工業廢水的藥劑,由以下原料按照重量份組成:硝酸鉀末6-15份、硫酸亞鐵5-12份、鍋底灰24-38份、膨潤土15-23份、聚合氯化鋁6-10份、秸稈10-16份、淀粉8-15份、活性炭2-5份、改性硅藻土18-30份和葫蘆素0.5-4份,改性硅藻土為硅藻土在320-450攝氏度下焙燒2-4小時,焙燒產物浸泡在質量分數為35-48%的乙醇溶液中并將浸泡產物烘干得到。
作為本發明進一步的方案:秸稈采用玉米秸稈、大豆秸稈、小麥秸稈和高粱秸稈的一種或者多種的混合物,淀粉采用綠豆淀粉、紅薯淀粉、馬鈴薯淀粉和藕淀粉的一種或者幾種的混合物。
作為本發明進一步的方案:硝酸鉀末和膨潤土的粒度均為50-80目,活性炭的粒度為150-200目。
所述用于處理工業廢水的藥劑的制備方法,具體步驟如下:
步驟一,將秸稈放入粉碎機中,粉碎成100-150目的粉體,留作備用;
步驟二,將硫酸亞鐵、硝酸鉀末、鍋底灰和膨潤土加入盛有5-8重量倍去離子水的容器中,每種原料添加時間間隔3-6分鐘,邊添加邊攪拌,完全攪拌完畢后得到第一混合溶液;
步驟三,再向第一混合溶液中加入秸稈粉體、淀粉、活性炭和改性硅藻土,在30-48攝氏度下以90-180rpm的轉速攪拌20-35分鐘,得到第二混合溶液;
步驟四,向第二混合溶液中加入葫蘆素,再用25-40KHz的超聲波震動10-15分鐘,即可得到成品。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明原料來源廣泛并且原料價格低廉,制備工藝簡單,設備投資成本低,適用于大規模的工業化生產;本發明中葫蘆素、秸稈、鍋底灰、改性硅藻土等組分起協同作用,用藥量少,處理效果好,性能穩定,出水水質好,降低了水處理的成本,具有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專利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詳細地說明。
實施例1
一種用于處理工業廢水的藥劑,由以下原料按照重量份組成:硝酸鉀末6份、硫酸亞鐵5份、鍋底灰24份、膨潤土15份、聚合氯化鋁6份、秸稈10份、淀粉8份、活性炭2份、改性硅藻土18份和葫蘆素0.5份,改性硅藻土為硅藻土在340攝氏度下焙燒2小時,焙燒產物浸泡在質量分數為39%的乙醇溶液中并將浸泡產物烘干得到。秸稈采用玉米秸稈,淀粉采用綠豆淀粉和藕淀粉的混合物。
所述用于處理工業廢水的藥劑的制備方法,具體步驟如下:
步驟一,將秸稈放入粉碎機中,粉碎成120目的粉體,留作備用;
步驟二,將硫酸亞鐵、硝酸鉀末、鍋底灰和膨潤土加入盛有6重量倍去離子水的容器中,每種原料添加時間間隔4分鐘,邊添加邊攪拌,完全攪拌完畢后得到第一混合溶液;
步驟三,再向第一混合溶液中加入秸稈粉體、淀粉、活性炭和改性硅藻土,在34攝氏度下以120rpm的轉速攪拌25分鐘,得到第二混合溶液;
步驟四,向第二混合溶液中加入葫蘆素,再用28KHz的超聲波震動10分鐘,即可得到成品。
實施例2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鄭州北斗七星通訊科技有限公司,未經鄭州北斗七星通訊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235145.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