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鹽堿稻不育系的培育新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611231000.8 | 申請日: | 2016-12-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852277A | 公開(公告)日: | 2017-06-16 |
| 發明(設計)人: | 周重學;周妙娥 | 申請(專利權)人: | 陵水重學輻射育種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A01H1/06 | 分類號: | A01H1/06;A01H1/02;A01H1/0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572400 海南省*** | 國省代碼: | 海南;46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鹽堿 不育 培育 新方法 | ||
1.一種鹽堿稻不育系的培育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
(1)原始育種材料采集:采集印尼爪哇島、特拉沙坡漁民聚居海灣灘涂上的野生稻種作為育種材料;
(2)種子輻射:選取野生稻種子80-100粒,并催好芽,備好一個直徑約30cm的圓盆,裝上濕潤細沙土,按八卦圖示意,將圓盆劃分為八份,每份點播10~12粒種子,待芽長1~4cm時,用放大鏡聚焦太陽能輻射谷芽基部,輻射過程中,出現微冒氣即停止輻射,隨即往輻射基部滴灌礦泉水保持芽谷濕潤;
(3)培育輻野1代稻種:把經過聚焦太陽能輻射法處理過的種子按照常規方法進行培育,并把能存活的植株繼續培育至稻谷成熟,然后把成熟后的谷種混收得輻野1代稻種;
(4)培育輻野2代稻種:將輻野1代稻種按照常規方法進行培育而獲得輻野2代稻種;
(5)培育輻野巴1代稻種:按照常規方法將輻野2代稻種進行培育至長成稻苗,再從輻野2代稻苗群體3500株中,目標性選擇兩個優勢單株與巴斯馬蒂分別回交,所獲得的輻野巴1代稻種;
(6)培育輻野巴2代稻種:按照常規方法將輻野巴1代稻種進行培育獲得輻野巴2代;
(7)培育輻野巴3代稻種:按照常規方法將輻野巴2代進行培育至成熟,成熟時再從輻野巴2代群中選出優勢單株3個,并將稻種混收得輻野巴3代稻種;
(8)種子輻射:將混收的輻野巴3代稻種進行浸種催芽,篩選最后發芽的谷子,也是發芽最遲,最弱的80粒芽谷作培育不育系的太陽能輻射處理,處理過程是用一個直徑約30cm的圓盆裝上細沙土,再按八卦圖將圓盆均分為8份,每份點播芽谷10粒,待谷芽長到1~4cm時,選擇晴天的下午4~5點鐘時用放大鏡進行聚焦太陽能輻射谷芽的基部,輻射過程中,出現微冒氣即停止輻射,隨即往輻射基部滴灌礦泉水保持芽谷濕潤;
(9)培育輻野巴4代稻種:把經過聚焦太陽能輻射法處理過的輻野巴3代種子按照常規方法進行培育,并把能存活的植株繼續培育至稻谷成熟,然后把成熟后的谷種混收得輻野巴4代稻種;
(10)選取不育系:按照常規方法將輻野巴4代稻種進行培育至長成稻苗,再從輻野巴4代稻苗群體的1500株中,采集50株不育,將50株稻茬作兩系繁殖測試,測試后出現若干株在兩系繁殖種子的條件下雄性可育結實正常,確認為兩系不育系;
(11)培育鹽堿優勢品種:所獲得的兩系不育系經過加代選育,測交,鹽堿測試,獲得鹽堿兩系不育系,測交后代表現出有雜交優勢、具有利用價值的品種,同時通過鑒定1000株中并套袋100個單穗,未發現自結實的現象,在長日照雄性為不育,短日照適溫為雄性可育,通過上述加代選育、測配獲得穩定的耐鹽堿優勢品種。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陵水重學輻射育種研究所,未經陵水重學輻射育種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231000.8/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