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反應流出物空冷器流動腐蝕泄漏檢測及風險評估控制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611228998.6 | 申請日: | 2016-12-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644313B | 公開(公告)日: | 2018-09-07 |
| 發明(設計)人: | 金浩哲;章劍強;劉文文;陳小平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理工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1M3/28 | 分類號: | G01M3/28 |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林超 |
| 地址: | 310018 浙江省杭州市***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出口管箱 泄漏 壓力傳感器 管束結構 入口管箱 管束 反應流出物空冷器 風險評估 泄漏檢測 腐蝕 流動 安全事故 等級評定 空冷管束 連接通道 平行安裝 上下兩排 壓力標定 壓力偏差 有效檢測 多相流 狀態時 加氫 流出 堵住 記錄 | ||
1.一種反應流出物空冷器流動腐蝕泄漏檢測及風險評估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以下步驟:
1)采用兩排平行布置的管束連接入口管箱和出口管箱,即反應流出物空冷器將上下兩排規格相同的管束結構平行安裝在入口管箱和出口管箱之間,上排包括沿水平方向平行均布的m根管束結構,下排包括沿水平方向平行均布的n根管束結構,且m-n=1,上排和下排的各管束結構沿水平的排列方向交錯布置;管束結構和入口管箱之間通過管束側壁開設的通孔連通,管束結構和出口管箱之間通過管束結構端面的中心孔連通;入口管箱頂部開設有入口法蘭,出口管箱底部開設有出口法蘭;反應流出物空冷器每個管束結構中安裝有沿同一圓周周向均布的四個結構相同的壓力傳感器,將所有壓力傳感器通過耐腐蝕同軸電纜連接至計算機數據采集卡;
2)反應流出物空冷器工作時,從入口法蘭注入多相流介質,經由管束結構的側壁通孔從入口管箱進入管束結構,并從管束結構另一端面的中心孔進入出口管箱,最后從出口法蘭流出;
3)初始階段,在反應流出物空冷器無泄漏狀態時,即正常運行工況時,對每一壓力傳感器PXwi進行壓力標定,將每一壓力傳感器PXwi的初始壓力標記為反應流出物空冷器未泄漏狀態時壓力傳感器PXwi的壓力標定值
其中PXwi表示第X排第w個管束結構中位于i位置處的壓力傳感器,X=m或者n,當X=m時表示安裝在上排管束結構中的壓力傳感器,X=n時表示安裝在下排管束結構中的壓力傳感器,w表示一排中管束結構的序號,i表示同一個管束結構中的四個壓力傳感器的序號位置;
4)反應流出物空冷器運行過程中,利用計算機數據采集卡對所有壓力傳感器進行實時壓力的數據采集;
5)針對安裝于同一個管束結構上的四個壓力傳感器,采用以下公式計算獲得監測壓力值的幾何平均值:
式中:為第X排第w個管束結構中的四個壓力傳感器監測的壓力幾何平均值;式中u、d、l、r分別表示同一管束結構橫截面上的上、下、左、右四個壓力傳感器的相位號,各相位間隔90°;
6)將步驟3)、步驟4)、步驟5)所獲得的每一個壓力傳感器PXwi的壓力標定值和所在管束結構的壓力幾何平均值采用以下公式進行計算獲得壓力偏差值K:
其中,X表示上排管束或者下排管束,w表示一排中管束結構的序號;m表示上排管束的數量,n表示下排管束的數量;
若壓力偏差值K<1%則為III級風險,若壓力偏差值1%≤K<5%則為II級風險,若壓力偏差值K≥5%則為I級風險;
7)根據步驟6)計算得出的壓力偏差值K,若壓力偏差值K≥5%,則認為壓力傳感器所在的管束結構出現流動腐蝕泄漏,馬上堵住管束結構側壁開設的通孔,使得入口管箱和管束之間的連接通道關閉;同時堵住管束結構另一端面的中心孔,使得出口管箱和管束之間的連接通道關閉,以避免所在管束結構發生大腐蝕泄漏狀況,降低爆管風險。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反應流出物空冷器流動腐蝕泄漏檢測及風險評估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管束結構側壁開設的通孔直徑d滿足:其中D為管束結構的內徑。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反應流出物空冷器流動腐蝕泄漏檢測及風險評估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中,反應流出物空冷器流動腐蝕泄漏檢測的危害源包括NH4Cl、NH4HS吸濕潮解引起的垢下腐蝕泄漏,以及銨鹽溶解于水沖刷腐蝕引起的沖蝕泄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理工大學,未經浙江理工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228998.6/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