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苦丁茶的矮化種植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611228212.0 | 申請日: | 2016-12-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718591A | 公開(公告)日: | 2017-05-31 |
| 發明(設計)人: | 韋志祿 | 申請(專利權)人: | 韋志祿 |
| 主分類號: | A01G17/00 | 分類號: | A01G17/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元本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11308 | 代理人: | 曹廣生 |
| 地址: | 546199 廣西壯*** | 國省代碼: | 廣西;4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苦丁茶 矮化 種植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茶葉栽培技術領域,特別是一種苦丁茶的矮化種植方法。
背景技術
苦丁茶為常綠喬木,高達3—5米,給生產、采收、管理帶來很多不便。本發明利用苦丁茶幼齡期長勢旺盛,頂端優勢強的特點,提供一種密植矮化種植管理技術,可提高茶園早期單位面積產量。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針對苦丁茶樹冠過高,給生產、采收、管理帶來很多不便等問題,提供一種矮化種植管理技術。
本發明采用如下步驟實現:
1、選擇茶園地。苦丁茶忌風、喜濕喜肥,茶園宜選在低丘、中丘或低山山腹、山麓。要求土層深厚、肥沃、濕潤、排灌良好、土壤PH值5.5—6.5、富含腐殖質的沙質壤土。同時,要靠近水源,長年均可灌溉,有條件可安裝噴淋設備。
2、整地。平地或緩坡地經兩犁兩耙,梯田按一般果園要求整地。整地好后,平地按行距開通溝,深50厘米,寬40厘米,表土和心土要分開。開溝后填入10厘米表土,有條件的放入稻草、甘蔗葉等約10厘米,然后復土10厘米,再施土雜肥每畝3000—4500公斤。復土填高出地面約10厘米。不能開通溝的坡地及零星分布的小塊地,可用挖穴方法株行距開穴,穴寬深各50厘米,然后下層放表土10厘米,中層施土雜肥20—30厘米,上層復土高出穴面約10厘米。緩坡平地則起畦密植。畦寬3米,畦長視管理方便而定,畦距30—40厘米。株行距1.0×1.0米,畝種植660株。
3、苗木定植。要求定植苗高40—70厘米,直徑0.5—0.8厘米,根系發達完整。這樣才能成活快,萌芽多,分枝部位低,株型矮,產量高。定植時要淋足定根水,如遇晴天干旱,應隔2—3天淋水1次,以提高成活率,并做好查苗補苗,保證每畝苗數。
4、茶園管理。茶苗定植后,要經常保持土壤濕潤,每年中耕除草2—3次。苗木成活后,宜施稀薄的復合肥,氮、磷、鉀三者比例為1:1:1。幼茶施肥,堅持“少吃多餐”,即每次施肥量少但次數多。對成林樹,要多施氮肥,氮、磷、鉀比例為3:1:1。追施速效肥宜在春芽萌動前及春夏茶芽采摘過后進行,遲效肥(如過磷酸鈣、骨粉、塘泥等)宜于秋冬初結合深耕施放。要著重施用農家有機肥料。幼齡茶樹,在行間可種植花生、黃豆等豆科植物,作物收獲后可將其莖葉作綠肥開溝壓或作穴周覆蓋。病蟲害防治要采用生物農藥或低毒高效農藥,做到有機化和無公害栽培管理,保證天然優良的名茶品質。
5、合理采摘和修剪,培養高產樹冠。苦丁茶采摘要適時適量,采摘茶葉過嫩,則損耗多,產量少。采摘過老、過多則影響采摘輪次和茶葉質量。苗高30cm即行打頂,爾后逢長新芽則采,長芽多采,短芽少采;高梢多采,低梢少采;粗壯芽強采,盡量將茶樹控制在1米以下,這樣可以促進四面枝梢均衡發展,形成高產樹冠。種后的兩年內,以采代剪,三年生的,要根據植株高度情況,在年底進行修剪。
采用本發明種植管理苦丁茶園,新鮮茶葉產量畝產可提高30%以上。
上述具體實施例僅是本發明的具體個案,本發明的專利保護范圍包括但不限于上述具體實施例,任何符合本發明權利要求書且任何所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對其所做的適當變化或修飾,皆應落入本發明的專利保護范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韋志祿,未經韋志祿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228212.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抗病強的檸檬種植方法
- 下一篇:一種苦丁茶的扦插繁殖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