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雷竹筍種植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611228087.3 | 申請日: | 2016-12-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605679A | 公開(公告)日: | 2018-10-02 |
| 發明(設計)人: | 鄒成加 | 申請(專利權)人: | 鄒成加 |
| 主分類號: | A01G22/00 | 分類號: | A01G22/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402362 *** | 國省代碼: | 重慶;50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竹筍 種植 土層 病蟲害 施肥 背風向陽 地下水位 管理方便 沙質壤土 土壤疏松 分枝 基肥 母竹 南坡 挖土 穴灌 植入 竹竿 地基 坡度 沙土 栽植 排水 水源 移植 生長 防治 基地 交通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雷竹筍種植方法,涉及竹筍種植技術領域,具體包括步驟:選擇背風向陽的南坡或東南坡,坡度小、土層深厚,土壤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烏沙土或沙質壤土,土層厚度在80cm以上,地下水位在0.5m?0.8m,選擇臨近水源、無污染、交通方便的地區;整理地基和確定竹苗株間距;選擇1~2年生長健壯、分枝較低、竹竿正直且無病蟲害的幼齡竹作為母竹;挖土穴灌基肥;在9~10月或翌年2月栽植,采用整株移植,將種竹植入;施肥以及對病蟲害的防治。對基地的嚴格選擇,竹苗株的間距的控制,精心挑選竹苗,種植、施肥,采用本方法種植雷竹筍,可以提高15%雷竹筍的產量,并且管理方便,提高雷竹筍的經濟效益。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竹筍種植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雷竹筍種植方法。
背景技術
雷竹,又名雷公竹,雷竹筍因其粗纖維含量低,蛋白質含量高而列為上等環保綠色蔬菜。同時,其根系發達,保持水土作用明顯,高效集約經營雷竹,前景廣闊。在清流種植幾年,無論是在荒坡,山地及溪邊,房前屋后種植,均表現良好。雷竹是優良的筍用竹種,是名符其實的山珍,具有較高的經濟效益。 雷竹發展雷竹既可以為城市提供營養豐富、鮮嫩美味的無公害蔬菜,又可以美化環境,綠化荒山荒坡,防上水土流失,保護農田水庫,實現三大效益完美結合。雷竹的生態經營就是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充分利用外部環境中的水、熱、光等氣候資源、土地資源及其他資源,進一步提高雷竹林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及生態效益,并改造和影響周圍的環境,使之更有利于人類的生存和發展。
發明內容
有鑒于此,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雷竹筍的種植方法,提高雷竹筍的產量,增加種植戶的經濟效益。
本發明通過以下技術手段解決上述技術問題:
本發明提供一種雷竹筍種植方法,具體包括以下步驟:
(1)選擇雷竹筍基地,選擇背風向陽的南坡或東南坡,坡度小、土層深厚,土壤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沙土,土層厚度在80cm以上,地下水位在0.5m-0.8m;
(2)整理地基和確定竹苗株間距:將選好的基地在冬季深翻全墾,墾地深度為20~40cm,按照長2m×寬2m劃分方格,在每一方格中心挖一個土穴,每畝栽種竹50~65株;
(3)選擇竹苗,選擇抗病蟲害強、高 1 米左右的細葉雷竹作母竹,母竹留
枝 6 ~ 8 盤,削切竹梢,去葉四分之三,在竹根土部澆上水 ;
(4)挖土穴灌基肥:在經過整理的基地上挖土穴,按行株距5m×10m挖穴定植,土穴長1m×寬1m,深度為30cm,每土穴中填入餅肥 1.5 ~ 2.5kg 和有機肥 15 ~ 20kg,將肥料與土拌勻 ;
(5)種植竹苗,在9 ~ 10月或翌年2月栽植,采用整株移植,將種竹植入,竹鞭放平,再蓋上土壓實,將土蓋在竹鞭上20cm~28cm處,再在土上蓋有機物以保溫;
(6)施肥,根據雷竹筍不同的生長時期施不同的肥料,春施長筍肥,夏施發鞭肥,秋施發芽肥,冬季施有機肥加塘泥;
(7)病蟲防害,做好防治蚜蟲、介殼蟲、竹螟、煤煙病和叢枝病的工作。
進一步,所述步驟(2)中,將選好的基地在冬季深翻全墾,墾地深度為35cm。
進一步,所述步驟(5)中,種植竹苗,在9 ~ 10 月或翌年2月栽植,采用整株移植,將種竹植入,竹鞭放平,再蓋上土壓實,將土蓋在竹鞭上25cm處。
進一步,有機物的厚度為20cm。
進一步,所述步驟(5)中,在土上蓋的有機物為橡樹葉。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鄒成加,未經鄒成加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228087.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