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葛根的高產種植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611227981.9 | 申請日: | 2016-12-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717954A | 公開(公告)日: | 2017-05-31 |
| 發明(設計)人: | 溫善安 | 申請(專利權)人: | 羅城仫佬族自治縣金陸地種養農民專業合作社 |
| 主分類號: | A01G1/00 | 分類號: | A01G1/00;C05G1/00;C05G3/00;C05G3/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奇智新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11340 | 代理人: | 但玉梅 |
| 地址: | 546413 廣西壯族自治區*** | 國省代碼: | 廣西;4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葛根 高產 種植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藥用植物種植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葛根的高產種植方法。
背景技術
中藥葛根為豆科植物野葛的干燥根,具有解肌退熱、生津止渴、透疹、升陽止瀉、通經活絡、解酒毒等功效?,F代藥理及臨床研究證明,葛根具有降血糖、降血脂、改善血液黏度的作用,且無明顯毒副作用。葛根的傳統應用以野生品為主,但隨著葛根產品的開發應用,野生資源遠不能滿足市場需求。近年來葛根在全國各地均有一定面積栽培,但是由于技術不規范,葛根生長不均勻,并且產量較低,葛根畝產量僅為2000-2500斤。為了提高葛根的產量,有必要對葛根的規范化種植進行系統研究。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葛根的高產種植方法,該方法具有促進養分的吸收及增加葛根產量的特點。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葛根的高產種植方法,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整地取土:選取土層深厚、陽光充足、排水良好的沙質細碎土壤,畝施入農家肥500-650kg、秸稈灰200-300kg、紅薯苗渣100-150kg,豆腐渣80-120kg以及鈣鎂磷肥30-45kg,然后開溝做畦,在畦平面按株行距為20-25cm,每行中株間距為20-25cm挖種植穴;
(2)培育種苗:采用插接方式育苗,具體操作為:選擇生長旺盛、粗壯,顏色呈青褐色成熟的藤蔓作為插條,將插條保留1-3個腋芽并剪成10-15cm的小段插穗,然后用濃度為0.08-1.2%的吲哚乙酸溶液速蘸葛根插穗的形態學下端切口5-7s,按行距20cm×20cm,扦插角度25-30°將葛根插穗插入苗床,且在溫度為22-28℃、相對濕度為60-65%的條件下培育4-5個月,即得到葛根種苗,備用;
(3)移栽種苗:選陰天或無大風的晴天,將步驟(2)所得的葛根種苗移栽至步驟(1)的種植穴中,每個種植穴植入2-3株葛根種苗,然后覆蓋一層2-3cm的細土將葛根種苗根部壓實,后澆水定土;
(4)施肥管理:移栽種苗后的3-5天,每天澆一次濃度為10%的稀釋糞水;10-15天后,在距離葛根根部12-15cm處挖穴洞,于穴洞內施入葛根專用肥,所述葛根專用肥主要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得:豬糞10-25份、蠶沙7-11份、雞糞8-12份、小麥秸稈5-8份、木薯渣6-10份、骨粉1.5-3.5份、樟腦1.5-3.5份、磷酸鈣0.5-0.9份、硫酸鉀1-2份、碳酸氫銨0.2-0.8份、黃腐酸鉀0.5-0.8份、酵素菌0.5-0.9份、氨基酸1.2-1.8份、硫酸鎂1.3-1.9份和蒸餾水200-300份,每畝施所述葛根專用肥25-35kg;3個月后,每畝追施一次氯化鉀肥料20-25kg;封垅后根據長勢噴葉面肥2-3次;
(5)引縛:葛根苗長25-35cm時,在畦平面上搭建支架立柱,將葛根主干、主蔓牽引束縛固定在所述支架立柱上;
(6)合理修剪:葛根苗長1.5-2m時,剪去頂芽和副梢,出現花蕾時及時去掉;葛根塊直徑長到2-3cm時,將土扒開,選2-3個粗壯的塊根留下,其余部分剪掉,然后用原土覆蓋好留下的塊根。
進一步地,所述步驟(4)的葛根專用肥主要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得:豬糞12-23份、蠶沙8-10份、雞糞9-11份、小麥秸稈6-7份、木薯渣7-9份、骨粉1.8-3.2份、樟腦2-3份、磷酸鈣0.6-0.8份、硫酸鉀1.2-1.8份、碳酸氫銨0.3-0.7份、黃腐酸鉀0.5-0.7份、酵素菌0.6-0.8份、氨基酸1.3-1.7份、硫酸鎂1.4-1.8份和蒸餾水180-260份。
進一步地,所述步驟(4)的葛根專用肥主要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得:豬糞20份、蠶沙8.5份、雞糞9.5份、小麥秸稈6.7份、木薯渣7.5份、骨粉3份、樟腦2.6份、磷酸鈣0.65份、硫酸鉀1.6份、碳酸氫銨0.6份、黃腐酸鉀0.55份、酵素菌0.65份、氨基酸1.6份、硫酸鎂1.6份和蒸餾水250份。
進一步地,所述步驟(4)的葛根專用肥主要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得:豬糞15份、蠶沙9份、雞糞10份、小麥秸稈6.5份、木薯渣8份、骨粉2.5份、樟腦2.5份、磷酸鈣0.7份、硫酸鉀1.5份、碳酸氫銨0.5份、黃腐酸鉀0.6份、酵素菌0.7份、氨基酸1.5份、硫酸鎂1.5份和蒸餾水200份。
進一步地,所述步驟(1)中畦平面寬1.2-1.5m,畦深25-30cm。
進一步地,所述步驟(4)中所述葉面肥主要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得:尿素3-5份、氨基酸硼鉀鈣1.5-2.5份、磷酸二氫鉀1.5-2.5份、聚丙烯酰胺0.2-0.5份和磷酸銨0.2-0.5份。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羅城仫佬族自治縣金陸地種養農民專業合作社,未經羅城仫佬族自治縣金陸地種養農民專業合作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227981.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紅玉蘭的種植方法
- 下一篇:一種光伏農牧立體種養結合結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