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用于智能手機的耳紋識別系統在審
| 申請號: | 201611227160.5 | 申請日: | 2016-12-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888311A | 公開(公告)日: | 2017-06-23 |
| 發明(設計)人: | 楊楓 | 申請(專利權)人: | 蘇州春祿電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M1/725 | 分類號: | H04M1/725;G06K9/00;G06F21/32 |
| 代理公司: | 北京瑞思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11341 | 代理人: | 張建生 |
| 地址: | 215100 江蘇省蘇州市吳中區***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用于 智能手機 識別 系統 | ||
1.一種用于智能手機的耳紋識別系統,包括靜態信息采集單元(1),其特征在于:所述靜態信息采集單元(1)包括影像采集器(2)、紅外傳感器(3)、光線傳感器(4)、聲波采集器(5)和聲波發生器(6),所述影像采集器(2)的輸出端與影像清晰程度比對(7)的輸入端電連接,所述紅外傳感器(3)的輸出端與紅外信息比對模塊(8)的輸入端電連接,所述影像清晰程度比對(7)、紅外信息比對模塊(8)、轉動系數比對模塊(9)、偏動系數比對模塊(10)和影像信息比對模塊(11)組成比對單元(12),所述轉動系數比對模塊(9)的輸入端與陀螺儀(13)的輸出端電連接,所述偏動系數比對模塊(10)的輸入端與陀螺儀(13)的輸出端電連接,所述影像信息比對模塊(11)的輸入端與影像清晰程度比對(7)的輸出端電連接,所述比對單元(12)的輸入端與光線傳感器(4)的輸出端電連接,所述比對單元(12)的輸入端與聲波采集器(5)的輸出端電連接,所述陀螺儀(13)與重力傳感器(14)組成運動信息采集單元(15),所述運動信息采集單元(15)的輸出端與CPU(16)的輸入端電連接,所述CPU(16)的輸入端與比對單元(12)的輸出端電連接,所述影像信息比對模塊(11)的輸出端與GPU(17)的輸入端電連接,所述GPU(17)的輸出端與CPU(16)的輸入端電連接,所述CPU(16)與存儲模塊(18)雙向電連接,所述CPU(16)的輸出端與顯示模塊(19)的輸入端電連接,所述CPU(16)的輸出端與微動電機(20)的輸入端電連接;
所述微動電機(20)與智能手機主體(21)固定連接,所述微動電機(20)輸出軸的外部套裝有齒輪(22),所述齒輪(22)與齒條(23)嚙合,所述齒條(23)上部的內部固定連接有LED照明模塊(24),所述齒條(23)活動安裝在置物槽(25)內,所述置物槽(25)開設在智能手機主體(21)頂部的一側。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用于智能手機的耳紋識別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CPU(16)為驍龍821處理器,所述GPU(17)為Adreno530GPU。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用于智能手機的耳紋識別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影像采集器(2)為索尼IMX386CMOS。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用于智能手機的耳紋識別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齒條(23)的側面固定安裝有齒牙。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用于智能手機的耳紋識別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儲模塊(18)包括ROM存儲(26)和磁盤存儲(27)。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用于智能手機的耳紋識別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顯示模塊(19)為AMOLED屏幕。
7.一種用于智能手機的耳紋識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使用時人們拿起手機時陀螺儀(13)開始工作,并且配合重力傳感器(14)得到用戶拿起手機時的偏動系數和轉動系數,并且將信息發送到轉動系數比對模塊(9)和偏動系數比對模塊(10)上,方便比對單元(7)工作,比對單元(7)從CPU(16)得到存儲模塊(18)內部存儲的用戶信息,將得到的用戶信息與采集到的實時信息進行對比,從而再初步確定使用者的身份,這是初步識別,當用戶將手機拿到耳邊以后,手機處于靜止狀態,這時光線傳感器(4)采集外界的光線信息,將光線信息發送到CPU(16)上,CPU(16)進行判斷決定是否啟動微動電機(20),從而控制LED照明模塊(24)是否點亮補足光線,這時影像采集器(2)就采集使用者的耳紋圖片,并且經過影像清晰程度比對(7)判斷采集到的圖片是否可用,不可用則啟動微動電機(20),從而推出LED照明模塊(24),如果采集的圖片可用則直接將信息傳入影像信息比對模塊(11),從而進行判斷,并且圖片經過GPU(17)處理,確保了信息的準確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蘇州春祿電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經蘇州春祿電子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227160.5/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