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用于內燃機燃油噴射系統的泵軌體有效
| 申請號: | 201611226165.6 | 申請日: | 2016-12-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640456B | 公開(公告)日: | 2018-05-29 |
| 發明(設計)人: | 張可;蘭旭東;牟學利;周明 | 申請(專利權)人: | 清華大學 |
| 主分類號: | F02M59/02 | 分類號: | F02M59/02;F02M59/44 |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達劉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劉新宇;張會華 |
| 地址: | 100084***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內燃機燃油噴射系統 軌體 高壓儲存 構造實現 燃油壓縮 雙重功能 壓縮腔 柱塞 儲存 | ||
本發明涉及一種用于內燃機燃油噴射系統的泵軌體,所述泵軌體具有柱塞壓縮腔(101)和高壓儲存腔(102)。從而提供了一種利用簡單的構造實現燃油壓縮與儲存的雙重功能的用于內燃機燃油噴射系統的泵軌體。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泵軌體,更具體地涉及用于內燃機燃油噴射系統的泵軌體。
背景技術
現有的單缸柴油機用的機械式單缸泵噴射裝置及電控單體泵裝置皆為單一的柱塞壓縮泵方式,無高壓儲存裝置,柴油壓縮壓力主要取決于驅動凸輪的轉速及凸輪廓工作段的速率,無法兼顧不同工況對壓力的需求。尤其在中低速時,難以提供相對較高的壓力,造成霧化不良,經濟性及排放指標惡化。
另外,在現有的多缸內燃機技術中,“共管技術”被廣泛采用。通常型式為:由一個外掛的高壓泵總成產生的高壓燃料通過管路傳送到安裝在內燃機缸蓋上的專用的獨立長管型軌,其中在型軌上接有通向各缸的電控噴射器的管路。這種儲壓式的電控燃料噴射技術基本滿足了內燃機各工況的定時、定量、定壓的要求。但該現有技術對長管型軌的制造和超高壓靜態密封都提出了極高的要求。而且,對于單缸功率大、轉速高的多缸內燃機,為獲得型軌內儲存燃料的較好的穩定性,需要不斷增大型軌長度和儲存容腔,導致發動機冷啟動困難。
如果能夠在一個部件中將柱塞壓縮的燃油儲存起來,提供內燃機各工況所需的不同供油壓力,則對于單缸柴油機可極大地改善柴油機燃燒的質量,獲得理想的燃油經濟性和排放指標;對于多缸內燃機,可省去設置獨立長管型軌的空間,改善冷卻性能。
發明內容
鑒于上述問題,本發明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種利用簡單的構造實現燃油壓縮與儲存的雙重功能的用于內燃機燃油噴射系統的泵軌體。
為此,本發明包括、但不限于下述方案。
本發明提供一種用于內燃機燃油噴射系統的泵軌體,所述泵軌體具有柱塞壓縮腔和高壓儲存腔。
優選地,所述泵軌體的上部設置有緊固安裝用的法蘭,所述泵軌體自法蘭面以下為逐漸減細的柱形。
優選地,在所述泵軌體的上部高于法蘭面的位置設置有一個或多個側置凸臺。
優選地,所述側置凸臺具有用于安裝壓力傳感器或高壓油輸出裝置的螺紋孔以及通向所述高壓儲存腔的通道。
優選地,在所述柱塞壓縮腔的頂端沿徑向設置有與燃油輸入區連通的第一孔道,所述第一孔道帶有用于單向密封的進油閥密封錐面;在所述柱塞壓縮腔和所述高壓儲存腔之間設置有第二孔道,所述第二孔道帶有用于單向密封的出油閥密封錐面。
優選地,在所述柱塞壓縮腔的頂端沿徑向設置有所述第一孔道、與所述第一孔道連通的用于安裝進油閥裝置的容腔和用于固定所述進油閥裝置的螺紋孔。
優選地,在所述柱塞壓縮腔和所述高壓儲存腔之間沿軸向設置有所述第二孔道、與所述第二孔道連通的用于安裝出油閥裝置的容腔和用于固定所述出油閥裝置的螺紋孔,所述第二孔道與用于安裝進油閥裝置的所述容腔連通,用于固定所述出油閥裝置的所述螺紋孔與所述高壓儲存腔連通。
優選地,在所述柱塞壓縮腔和所述高壓儲存腔之間沿徑向設置有所述第二孔道、與所述第二孔道連通的用于安裝出油閥裝置的容腔和用于固定所述出油閥裝置的螺紋孔,所述第二孔道經由沿軸向延伸的第三孔道與用于安裝進油閥裝置的所述容腔連通,用于安裝出油閥裝置的所述容腔經由沿軸向延伸的第四孔道與所述高壓儲存腔連通。
優選地,所述泵軌體的上端具有用于安裝高壓油輸出裝置的螺紋孔。
優選地,所述柱塞壓縮腔和所述高壓儲存腔彼此同軸地設置。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清華大學,未經清華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226165.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用于內燃機的自吸式電控低壓燃料計量器
- 下一篇:一種精確調節計量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