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組合型管式凝并器在審
| 申請號: | 201611225224.8 | 申請日: | 2016-12-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731432A | 公開(公告)日: | 2017-05-31 |
| 發明(設計)人: | 劉本志;朱雪晴;金建祥;嚴金龍 | 申請(專利權)人: | 鹽城工學院 |
| 主分類號: | B01D51/02 | 分類號: | B01D51/02;B01D53/83;B01D53/6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24000 江蘇省***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組合 型管式凝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煙氣除塵處理領域,涉及一種組合型管式凝并器。
背景技術
近年來,我國大中城市霧霾天氣越來越多,嚴重影響了城市居民的健康工作和生活,其中城市環境中PM2.5(主要為PM0.4-1.0)含量過高是導致霧霾天氣的主要原因。因此,如何控制PM2.5產生,并減少其存在,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
中國專利CN101664623A公開了涉及用于工業煙塵治理的微細粒子除塵器。具體是通過對現有二級過濾方式的電袋復合除塵器改進,在濾袋除塵機構的出口與引風機的進口之間設有湍流渦旋機構,該湍流渦旋機構包括湍流渦旋室、煙塵入口管和煙塵出口管。湍流渦旋室為橫截面為倒等腰梯形的斗狀,其底部連接著灰斗室。經過第二級處理的含有較細顆粒物的煙塵進入煙塵入口管,經過導風板,使氣流發生向下偏轉,進入湍流渦旋室,較細顆粒物與湍流渦旋室內壁產生擴散和碰撞促使微細粒子沉淀,使微細顆粒物從煙塵中分離出來。但該處理工藝中單獨用湍流渦旋室進行細顆粒物的物化凝并,凝并效率并不高。
中國專利CN103071591A公開了一種凝聚器產渦裝置,包括機架、電機、由電機驅動的主動軸、從動軸,主動軸和從動軸之間設有至少一條傳動鏈條,所述傳動鏈條上設有產渦片,所述產渦片旁的機架上設有清灰裝置。但渦片過多影響煙氣過流速度,增加了凝聚器的壓力降。
因而,針對凝并效率不高、工藝設備復雜等問題,很有必要在現有技術的基礎上,研究開發強化凝并的超細顆粒凝并器。在傳統的除塵器的基礎上,增設凝并處理裝置,使超細顆粒物通過物理方法或物化方法凝并成較大顆粒,從而在主體除塵器內順利脫除,是現在除塵技術發展的趨勢。
發明內容
發明目的:本發明的目的是為了解決現有技術的不足,提出一種針對性強、適應面廣、構造簡單、可靠性好的強化凝并的凝并器。
技術方案:為了實現本發明的目的,本發明采用如下的技術方案。
組合型管式凝并器,整個凝并器呈管道式,適于安裝在主體除塵器之前的進氣管道中;凝并器由荷電區和凝并區組成;荷電區有一組正、負相間的平行通道,內設負極板、正極板以及用來分隔的絕緣板,煙氣中的粉塵顆粒經荷電后進入凝并區;凝并區中設置有2~4組橫條,橫條橫置于凝并區中,橫條的斷面形狀為角形和圓形,并依次交替組合;經凝并之后的煙氣進入主體除塵器進行處理。
進一步地,凝并區中設置的每組橫條上下排列,橫條的角形開口角度為70~120度;橫條的高度為10~25cm;交替間隔設置的斷面形狀為圓形的橫條,圓形的直徑為10~25cm;角形和圓形的高度要一致;相鄰兩只橫條之間的間距取橫條高度的1.0~2.0倍;相鄰兩組橫條之間的間距取橫條斷面長度的1.0~2.0倍,相鄰兩組橫條之間錯位設置。
進一步地,在凝并區的入口處,豎向設置一組噴嘴,噴嘴通過管道與氣泵相連,可將活性炭等吸附劑通過引導管經噴嘴噴入凝并區。
進一步地,在凝并區的入口處,豎向設置一組噴嘴,由配液泵將凝并促進劑和水充分混合,混合后的凝并促進劑溶液經霧化后,通過引導管接入噴嘴,噴入凝并區,形成霧云。
凝并器工作原理:氣流首先經過雙極荷電區,雙極荷電區有一組正、負相間的平行通道,粉塵通過時,按其通道的正或負,分別獲得正電荷或負電荷。這樣,粉塵粒子一半荷正電,一半荷負電。然后進入凝并區,帶正電的粒子和帶負電的粒子在“靜電力凝并”、“湍流凝并”和“化學凝并”的共同作用下碰撞凝聚,超細顆粒變成大顆粒,簡稱粒子粗大化;接著進入到后續主體除塵器(電除塵器或布袋除塵器)內部,粗大化的粒子便于除塵器收塵,這樣便減少了細微顆粒的排放。
“湍流凝并”是指通過特殊的構造,造成煙氣氣流的變化,形成接近湍流的狀態。凝并的主要影響因素是顆粒大小、顆粒的凝聚性能與碰撞幾率。待處理煙塵中,不缺乏大的粒子,大的粒子可作為核心,與超細粒子碰撞結大。凝聚性能方面:氣流首先經過雙極荷電區,分別獲得正電荷或負電荷。這樣,粉塵粒子一半荷正電,一半荷負電,在凝并區,帶正電的粒子和帶負電的粒子在“靜電力”作用下有良好的凝并性能。湍流大大增加了煙氣中顆粒的碰撞幾率。由于凝并器的特殊構造,使得凝并器內分部氣流交匯處成為湍流凝并主要發生區域。在靜電力和化學凝并的基礎上,進一步通過湍流凝并,強化了整體的凝并效果。氣流通過圓形橫條時,呈流線型,在形成湍流凝并的同時減小了壓力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鹽城工學院,未經鹽城工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225224.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醫療器械小配件的加工裝置
- 下一篇:扶手盒面板治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