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天然氣傳輸管道泄漏檢測系統在審
| 申請號: | 201611224422.2 | 申請日: | 2016-12-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240557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7-03 |
| 發明(設計)人: | 李棟;吳國忠;王莉莉;劉昌宇;龐鑫峰;周英明;王秋實;孟凡斌;柏明星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東北石油大學 |
| 主分類號: | F17D5/02 | 分類號: | F17D5/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李輝;劉飛 |
| 地址: | 100007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紅外激光 紅外激光發射 被測目標 傳輸管道 接收模塊 泄漏檢測系統 探測電信號 天然氣 波長 數據處理模塊 天然氣泄露 泄漏檢測 準確率 申請 衰減 發射 敏感 輸出 檢測 | ||
本申請實施例提供了一種天然氣傳輸管道泄漏檢測系統,包括:若干個紅外激光發射模塊,每個所述紅外激光發射模塊用于向被測目標發射一種特定波長的紅外激光,每種所述特定波長的紅外激光對特定物質敏感;若干個紅外激光接收模塊,與所述若干個紅外激光發射模塊相對應,每個所述紅外激光接收模塊用于對應檢測被所述被測目標衰減后的紅外激光,并將其轉變成對應的探測電信號;數據處理模塊,用于根據各個所述紅外激光接收模塊輸出的探測電信號確定所述被測目標是否存在天然氣泄露。本申請實施例可提高種天然氣傳輸管道泄漏檢測的準確率。
技術領域
本申請涉及天然氣傳輸管道泄露檢測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天然氣傳輸管道泄漏檢測系統。
背景技術
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天然氣作為一種清潔、高效、便宜的能源正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青睞。目前,天然氣的輸送主要通過傳輸管道輸送。由于天然氣屬于易燃性氣體,一旦泄漏,不僅帶來巨大的經濟損失,還嚴重威脅管道周邊居民的生產生活安全。因此,天然氣傳輸管道的泄漏檢測意義重大。
目前已有一些可實現天然氣傳輸管道的泄漏檢測技術,然而,這些已有的天然氣傳輸管道技術的檢測準確率往往偏低,時有發生錯誤檢測的情況。
發明內容
本申請實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天然氣傳輸管道泄漏檢測系統,以提高天然氣傳輸管道的泄漏檢測的準確率。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申請實施例提供了一種天然氣傳輸管道泄漏檢測系統,包括:
若干個紅外激光發射模塊,每個所述紅外激光發射模塊用于向被測目標發射一種特定波長的紅外激光,每種所述特定波長的紅外激光對特定物質敏感;
若干個紅外激光接收模塊,與所述若干個紅外激光發射模塊相對應,每個所述紅外激光接收模塊用于對應檢測被所述被測目標衰減后的紅外激光,并將其轉變成對應的探測電信號;
數據處理模塊,用于根據各個所述紅外激光接收模塊輸出的探測電信號確定所述被測目標是否存在天然氣泄露。
本申請實施例的天然氣傳輸管道泄漏檢測系統,還包括:
報警模塊,用于當所述數據處理模塊確認所述被測目標存在天然氣泄露時,發出報警信號。
本申請實施例的天然氣傳輸管道泄漏檢測系統,若干個所述紅外激光發射模塊,包括:
第一紅外激光發射模塊,其輸出波長為1.653微米的紅外激光;以及,
第二紅外激光發射模塊,其輸出波長為2.940微米的紅外激光;
本申請實施例的天然氣傳輸管道泄漏檢測系統,若干個所述紅外激光發射模塊,包括:
第一紅外激光發射模塊,其輸出波長為1.653微米的紅外激光;以及,
第三紅外激光發射模塊,其輸出波長為0.350微米的紅外激光。
本申請實施例的天然氣傳輸管道泄漏檢測系統,若干個所述紅外激光發射模塊,包括:
第一紅外激光發射模塊,其輸出波長為1.653微米的紅外激光;
第二紅外激光發射模塊,其輸出波長為2.940微米的紅外激光;以及,
第三紅外激光發射模塊,其輸出波長為0.350微米的紅外激光。
本申請實施例的天然氣傳輸管道泄漏檢測系統,若干個所述紅外激光發射模塊分別按照對應的高度安裝于第一支撐架上,且若干個所述紅外激光接收模塊分別按照對應的高度安裝于第二支撐架上。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東北石油大學,未經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東北石油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224422.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