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防止兒童鎖于車內的防護系統和防護方法以及車輛在審
| 申請號: | 201611224331.9 | 申請日: | 2016-12-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238000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7-03 |
| 發明(設計)人: | 許曉明 | 申請(專利權)人: | 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0R21/015 | 分類號: | B60R21/015 |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華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張潤 |
| 地址: | 518118 廣東省***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車內 防護系統 兒童鎖 車門檢測 車內影像 觸發信號 處理裝置 攝像裝置 提示裝置 防護 車門鎖定 檢測 鎖定 采集 提示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防止兒童鎖于車內的防護系統,該防護系統包括車門檢測裝置、攝像裝置、處理裝置和提示裝置,其中,車門檢測裝置,用于檢測車門鎖定觸發信號;攝像裝置,用于在檢測到鎖定觸發信號時,采集車內影像;處理裝置,用于根據車內影像判斷車內是否存在兒童;提示裝置,用于在確定車內存在兒童時,進行提示。本發明還公開了車輛和防止兒童鎖于車內的防護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車輛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防止兒童鎖于車內的防護系統,以及包括該防護系統的車輛和防止兒童鎖于車內的防護方法。
背景技術
隨著私家車輛的增加,發生兒童被鎖于車內的情況越來越多,因而避免因兒童被鎖于車內而造成窒息非常重要。在相關技術中,提出了一種兒童被鎖于車內的救護系統。
例如,有的專利文件中提出一種兒童被鎖于車內報警裝置,包括多普勒傳感器、檢測裝置(鑰匙定位檢測器和車門鎖定檢測器)、報警裝置。該裝置利用檢測裝備檢測車輛情況,包括車門鎖上或車鑰匙被拔下情況,當兩者皆滿足時多普勒傳感器開始檢測是否有兒童或寵物因車內溫度或空氣變化引起的運動或移動。由多普勒傳感器進行信號的轉換和傳輸,觸發報警。報警裝置有車燈、喇叭和車鑰匙上的報警器、振動器及燈光提示燈。該裝置通過多普勒傳感器監測車內空氣移動變化實現報警,存在以下技術缺點:(1)該裝置無法實現鎖車后車窗小部分開啟的情況;(2)車內空氣運動還可能是車輛鎖定時與其他車輛或物體發生摩擦引起的;(3)若停車位置處于郊外等較偏僻的地方,即使車輛發出報警信號并且車主收到信號,也可能由于行人或車主距離太遠錯過救援。有的專利文件公開了一種車內CO2濃度探測的智能救護系統,包括二氧化碳傳感器、中控器、云端、監護人端和汽車報警端,二氧化碳傳感器與中控器連接,并在汽車熄火且車門關閉時,由中控器驅動二氧化碳傳感器收集二氧化碳濃度信息,在設定的時間再次啟動二氧化碳傳感器收集二氧化碳濃度信息,中控器(連接車門鎖車電路和車內信號端),對比二氧化碳傳感器輸出的信號,當二氧化碳濃度差值達到設定的范圍內是,啟動汽車報警端和車內信號端,并把車內數據發送至云端,從而實現停車附近及車主端兩重報警救護。通過檢測車內二氧化碳濃度的變化觸發報警,該系統無法觸發鎖定車門后,車窗部分開啟情況下的報警。在炎熱的夏天,窗戶小部分開啟仍會對車內兒童帶來危險。有的專利文件公開了一種車內兒童救護智能穿戴設備。該設備包括穿戴飾件、與穿戴飾件連接的汽車中控系統及云端、與云端連接的監護終端,穿戴飾件包括有用于檢測和采集穿戴者的生命機能指數或穿戴者周圍環境指數的收集及反饋裝置、帶有對比模塊的中控器和供電的電源組件;收集及反饋裝置包括溫度傳感器、二氧化碳傳感器、氧氣傳感器、噪聲傳感器和振動傳感器;中控器與汽車中控系統連接,包含信息對比模塊,發動汽車警報終端的驅動模塊、應急救護模塊;驅動模塊發送啟動汽車車燈、喇叭、送風裝置指令至汽車中控系統的警報終端,由汽車中控系統啟動汽車的警報終端;應急救護模塊包括攝像單元、錄音單元、定位追蹤單元和通話單元。該設備存在如下技術缺點:雖然穿戴飾件小巧美觀且穿戴方便,但很多家長和兒童做不到上、下車時對飾件進行穿戴和去除,而所有的兒童生理信息和車內環境檢測系統均在飾件內。若兒童上車后未穿戴飾件或下車后未將飾件置于車內,系統不能有效的觸發報警系統。
以上相關技術,大多是建立于兒童已經被鎖于車內的前提下,如何在車內兒童受到生命危險時發出警報,降低對兒童的傷害。此時或多或少已對兒童的心理和身體造成部分傷害,因此,如何有效防止兒童被鎖于車內的發生是非常有必要的。
發明內容
本發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決相關技術中的技術問題之一。
為此,本發明需要提出一種防止兒童鎖于車內的防護系統,該防護系統,可以有效防止兒童被鎖于車內。
本發明還提出一種包括該防護系統的車輛,以及一種防止兒童鎖于車內的防護方法。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未經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224331.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