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多澆道壓鑄模具在審
| 申請號: | 201611222167.8 | 申請日: | 2016-12-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694846A | 公開(公告)日: | 2017-05-24 |
| 發明(設計)人: | 鄧錦志 | 申請(專利權)人: | 高州市金松鑄造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2D17/22 | 分類號: | B22D17/22 |
| 代理公司: | 廣州市南鋒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44228 | 代理人: | 周長久 |
| 地址: | 525259 廣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多澆道 壓鑄 模具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材料成型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多澆道壓鑄模具。
背景技術
壓鑄,或者稱壓力鑄造,是一種金屬鑄造工藝,它是將高溫的液態金屬利用高壓壓入模腔中,模腔的構造與待成形的產品構造相同,待模腔中的液態金屬冷卻凝固后,將其取出,即為需要成形的工件。多澆道壓鑄模具是鑄造液態模鍛的一種方法,一種在專用的壓鑄模鍛機上完成的工藝。它的基本工藝過程是:金屬液先低速或高速鑄造充型進模具的型腔內,模具有活動的型腔面,它隨著金屬液的冷卻過程加壓鍛造,既消除毛坯的縮孔縮松缺陷,也使毛坯的內部組織達到鍛態的破碎晶粒。毛坯的綜合機械性能得到顯著的提高。
專利申請號:201420006559.0的發明公開了一種壓鑄模具,所述壓鑄模具包括有一內部開設著模腔的模具架,所述模具架包括有動模和定模,在所述壓鑄模具上連接有一個抽真空裝置。在壓鑄模具上連接一個抽真空裝置,可以在高壓氣體輸入液態金屬之前,將模腔內的空氣抽空,不需要再在壓鑄模具上設置排氣口,解決了在壓鑄成形過程中工件上會生成氣孔的問題,大大提高了成形工件的質量,提高了壓鑄模具的安全性以及氣密性,但現有技術中的壓鑄模具在完成產品后,將產品取出一般是通過頂出裝置,但是該裝置只是從一個澆道口澆鑄,澆鑄的時高溫液體溫度迅速下降,在模具的表面逐漸形成一層固化層,固化層,導致工件在出氣處的溫度不均勻,使工件的強度出現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解決上述問題,提供一種多澆道壓鑄模具。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如下:多澆道壓鑄模具,包括有內部開設有模腔的模具架,所述模具架包括有可活動的動模和固定的定模,所述動模的外壁和定模的外壁緊密連接將所述模具架密封,所述動模配合所述定模在動模和定模之間形成有模腔,所述的動模上還設有抽真空裝置,所述動模上設有主澆道,所述抽真空裝置的包括有抽氣管和抽氣泵,所述抽氣管連接在所述抽氣泵上;所述定模內部開設有連通所述抽氣管和所述模腔的抽真空流道;所述定模側壁上固定有油缸,所述抽真空流道中設置有由所述油缸驅動的滑閥,所述模腔的下部設有頂出塊,所述頂出塊連接頂出桿,所述頂出桿為伸縮桿,所述頂出桿的一端與模腔連接,所述動模內部設有冷卻管,所述的冷卻管一端連接有進水閥,所述冷卻管的另一端連接有出水閥,所述主澆道上的左右分別連通設有左澆道和右澆道,所述的左澆道上設有左一澆道口、左二澆道口和左三澆道口,所述的右澆道上設有右一澆道口、右二澆道口和右三澆道口,所述流道口連通模腔,液體金屬經過六個澆道口進入模腔使得鑄件內部結構均勻平整,強度一致。
進一步的,所述定模上設置有導桿,所述動模套設在所述導桿上并且可沿所述導桿滑動。
本發明的實現過程如下:在高壓氣體輸入液態金屬之前,將模腔內的空氣抽空,液態金屬沿主澆道口流向左澆道和右澆道,高溫液體金屬從左澆道的左一澆道口、左二澆道口和左三澆道口流入模腔,高溫液體金屬從右澆道的右一澆道口、右二澆道口和右三澆道口流入模腔,使得整個模腔受壓均勻,模具成型時,結構強度達標,澆注完成后為提升鑄件強度,采用動模內部的冷卻管冷卻鑄件,所述的冷卻管一端連接有進水閥,所述冷卻管的另一端連接有出水閥,通過快速流動的水帶走高溫,迅速冷卻,冷卻完成后對油缸壓縮頂出塊頂開動模。
有益效果:模具成型時,模腔內的壓力均勻,結構強度達標。
圖1為具體實施例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進行進一步說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高州市金松鑄造有限公司,未經高州市金松鑄造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222167.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合金壓鑄成形用高真空模具
- 下一篇:一種帶有自動控制及防護功能的壓鑄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