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適用于織物整理的超聲波靜電噴涂浸潤方法及其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611218942.2 | 申請日: | 2016-12-2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401041B | 公開(公告)日: | 2019-11-05 |
| 發明(設計)人: | 劉明華;白生杰;傅福金;劉以凡 | 申請(專利權)人: | 福州大學 |
| 主分類號: | D06M10/04 | 分類號: | D06M10/04;D06M10/10;D06M10/06;D06M10/08;D06M23/00;D06M15/277;D06M11/79;D06M15/263;D06M13/50;D06B1/02;D06B15/02;D06B23/20;D06M101/06 |
| 代理公司: | 福州君誠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5211 | 代理人: | 李春連 |
| 地址: | 350000 福建省福州市*** | 國省代碼: | 福建;3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浸潤 整理劑 環形支架 超聲波 靜電噴涂 織物整理 上移動 噴涂 輥軋 附著力 超聲波發射裝置 環形支架中心 靜電噴涂裝置 靜電釋放裝置 織物表面纖維 充分接觸 儲存箱 外周壁 均布 均質 絨毛 液滴 保證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適用于織物整理的超聲波靜電噴涂浸潤方法及其裝置,其包括利用超聲波靜電噴涂裝置使織物在裝置的環形支架上移動,同時利用設于環形支架中心外周壁上均布有靜電釋放裝置和超聲波發射裝置的整理劑儲存箱對織物進行噴涂浸潤,織物在環形支架上移動的過程中還通過設置在環形支架上的輥軋軸進行輥軋來使織物表面纖維絨毛與噴涂的整理劑液滴充分接觸,通過本發明方法能夠使整理劑在織物上有較強的附著力、浸潤程度和均質程度相對傳統整理方案具有顯著提高并且能夠在保證具有良好浸潤效果的前提下使整理劑的使用量顯著減少。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纖維織物功能性后整理領域,尤其是一種適用于織物整理的超聲波靜電噴涂浸潤方法及其裝置。
背景技術
織物的功能性后整理是指織物從單純的布料到賦予其拒水拒油、抗靜電、阻燃、拒污、高光散射性等多種性能的全部加工過程。功能性整理織物產品在國際紡織品市場上日漸成為高端紡織品,市場需求遠大于傳統單一紡織品。功能性整理工業也是提高我國染整產品的市場競爭力和增加紡織染整產業高附加價值的重要組成成分。
功能性整理是應用具有功能性化學品加工的工藝技術。我國的紡織品功能性整理始于20世紀50年代末,最初以提高織物的抗皺和防縮為目標的樹脂整理(即免燙整理的前身)開始,60年代初,我國生產的樹脂整理紡織品僅在東南亞市場上暢銷。之后應國內一些特殊部門的需要,防水(拒水)、防火(阻燃)和防腐等功能性整理技術也相繼開發成功。此后發展緩慢,直到改革開放以后才先后實現了紡織品阻燃整理、涂層和層壓技術的開發和應用,并引進了先進的液氨處理設備,縮短了與國外功能性整理產品的差距。但國際生態紡織品研究和檢驗協會于1992年頒發的Oekotex標準100,以及2002年歐盟推出的ECO-Label先后成為功能性整理發展的兩道坎。前者是國際性民間組織的商品技術標準性質,除了明確禁用阻燃整理劑和生物活性整理劑(即抑菌)外,對其他整理中含有害化學品如甲醛、可萃取重金屬等十多項都作了量的限定,后者是歐盟各成員國的生態紡織品的新標準,是禁用功能性整理劑的嚴格的生態紡織品標準。在最近10多年供過于求的國際紡織品市場上,符合環保要求的功能性整織品始終處于穩定增長態勢。
目前國內工業生產中典型的整理工藝有以下兩種:
(1)浸軋烘焙整理工藝
對于一般的水溶性或溶劑可溶性多功能整理劑的功能整理工藝一般是采用浸軋烘焙整理工藝,即常用的“一浸一軋”、“二浸二軋”、“雙浸三軋”、“雙浸四軋”等浸軋烘焙整理。首先將整理劑溶液用適當的緩沖劑調節pH至5-7,經過濾除雜質,整理時將被整理的紡織品浸入溶液中,經過軋壓使助劑隨溶液被擠壓到紡織品纖維間隙中,除去多余的溶液后經焙烘即可。其中典型的“二浸二軋”整理流程為:
整理液預處理→織物浸泡(浴比為1:100~1:300,浸泡時間為2min~15min)→軋液(浴比為1:100~1:300,軋余率70%~80%)→再次浸泡(5min~15min)→軋液(軋余率70%~80%)→預烘(80℃~90℃,3min)→烘焙(120℃~160℃,8~12min)→出料
該方法用普通上漿和浸軋設備即可實現,所以在工業生產中較為常見。但這種整理工藝同時具有局限性:第一,浸軋烘焙整理工藝受限于織物和整理劑的耐溫能力,很多布料在高溫烘焙的時候容易皺縮且不能還原,同時許多整理劑在一定的溫度也會使得原有的性質受到影響;第二,這種整理工藝在浸泡和軋液的過程中經常會有大量的整理劑溶液被帶出而造成原料過高損耗;第三,為了保證浸浴比,大規模生產中需要容量較大的反應容器和設備,不利于工業化連續生產;第四,整理劑與布料之間的結合為固-液相的主動物理吸附,傳質速率較低,整理劑分子與纖維之間的有效結合率較低,結合不夠牢固;第五,對于一些粘度較大、固含量較高、粒度較高的整理劑,浸軋烘焙整理工藝會有整理不均勻的弊端。
(2)浸漬法加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福州大學,未經福州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218942.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家居晾衣用節省空間式晾衣臺
- 下一篇:粉碎輥以及粉碎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