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高油化熱帶玉米的育種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611217886.0 | 申請日: | 2016-12-2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235943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7-03 |
| 發明(設計)人: | 番興明;劉麗;張培高;陳洪梅 | 申請(專利權)人: | 云南省農業科學院糧食作物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A01H1/02 | 分類號: | A01H1/02;A01H1/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沃律師事務所 11569 | 代理人: | 王加貴 |
| 地址: | 650000 云南*** | 國省代碼: | 云南;5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熱帶玉米 高油 自交系 籽粒 育種 抗病性 溫帶高油玉米 農作物育種 配合力測定 供體親本 連續自交 輪回親本 受體親本 顯著水平 粗脂肪 含油量 配合力 單株 種胚 雜交 篩選 種植 | ||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高油化熱帶玉米的育種方法,屬于農作物育種技術領域。將溫帶高油玉米自交系作為供體親本與作為受體親本的熱帶玉米自交系雜交得到F1代種子。用F1代單株與作為輪回親本的熱帶玉米進行四輪回交,得到BC4F1代種子;篩選出所述BC4F1代種子中種胚平面占籽粒平面面積80%以上的種子進行種植,將得到的單株連續自交兩代,得到BC4F3代種子;對BC4F3代種子進行配合力測定,將配合力達到顯著水平P>0.05,含油量達到9.0%以上的種子作為高油化熱帶玉米種子。本發明方法育成的高油化熱帶玉米全籽粒粗脂肪達到10.0%以上,又兼有優異抗病性和高產量。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農作物育種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高油化熱帶玉米的育種方法。
背景技術
隨著我國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對畜牧產品的需求日益增加,以玉米為支柱的飼料工業已成為我國支柱產業,但目前生產上種植的玉米大多是普通玉米,營養品質較差,不能滿足現代飼料產業及加工業發展需求。高油玉米(含油量>8%)是高技術培育的一種新型優質玉米,與普通玉米相比,高油玉米具有高油高能、營養全面等特點(我國高油玉米育種及其發展趨勢,宋同明,中國農業科技導報,2001,3(3):40-42)。國內外飼養試驗表明,用高油玉米養豬,比普通玉米飼料日增重提高20%以上,減少飼料14%;養雞日增重可提高8~10%,且不需要額外添加脂肪,從而降低了飼料成本,因此高油玉米是畜牧養殖、油脂加工等行業的優質原料(Adams KL,Jensen AH.High-fat maize in diets for pigsand sows.Animal Feed Science and Technology,1988,17:201-212;李德發,周潤民,高油玉米對肉用仔雞的營養價值,中國飼料,1994,(1):12-13)。
美國Illinois大學最早開始高油玉米的研究,歷時近百年含油量由1896年的4.7%提高到1989年的19.3%(Dudley JW,Lambert RJ.Ninety generations ofselection for oil and protein in maize.Maydica,1992,37:81-87)。目前,現有技術中可用于育種的高油群體僅有4個,包括伊利諾高油(IHO)、北農大高油(BHO)、Alexho高油(ASK)和瑞德黃馬牙高油(RYD),因此高油玉米存在種質遺傳基礎狹窄的重大缺陷,特別是美國跨國公司杜邦公司和伊利諾伊玉米種業公司聯合購買了包括ALEXHO和IHO在內的全部高油玉米種質的獨家使用權,高油玉米研究主要集中在少數幾個機構,嚴重限制了高油玉米的發展(我國高油玉米育種的發展策略,陳紹江,科技導報,2004,(2):52-55)。
我國于20世紀80年代開始高油玉米研究,經過多年不斷改良和創新,創造出多個具有完全獨立知識產權的高油玉米群體,并利用這些種質選育出10多個含油量在10%以上的高油玉米品種(從高油玉米之成功看我國玉米育種之創新,陳紹江,中國農業科技導報,2001,3(1):59-63)。普通玉米高油化技術即三利用技術的提出并成功應用使我國的高油玉米育種成為國際領先領域(我國高油玉米育種的發展策略,陳紹江,科技導報,2004,(2):52-55)。但目前國內外選育的高油玉米品種以溫帶玉米為主,普遍表現抗病性差,產量顯著低于大面積推廣的普通玉米品種,嚴重限制了其在生產上的大面積應用。
發明內容
有鑒于此,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高油化熱帶玉米的育種方法,能夠有效地提高高油玉米的抗病性和產量。
為了實現上述發明目的,本發明提供以下技術方案: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高油化熱帶玉米的育種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云南省農業科學院糧食作物研究所,未經云南省農業科學院糧食作物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217886.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