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前導符號的接收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1611217787.2 | 申請日: | 2015-02-1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850489A | 公開(公告)日: | 2017-06-13 |
| 發明(設計)人: | 張文軍;黃戈;邢觀斌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數字電視國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L27/26 | 分類號: | H04L27/26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00125 上海市浦東***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前導 符號 接收 裝置 | ||
本申請是原案的分案申請,原案的申請號201510076216.0,申請日2015年2月12日,發明創造名稱“前導符號的接收方法及裝置”。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廣播通信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前導符號的接收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OFDM系統中實現發送端和接收端時間同步的方法基本是基于前導符號來實現的。前導符號是OFDM系統的發送端和接收端都已知的符號序列,前導符號標志了物理幀的開始(命名為P1符號),在每個物理幀內只出現一個P1符號或連續出現多個P1符號,P1符號的用途包括有:
1)使接收端快速地檢測以確定信道中傳輸的是否為期望接收的信號;
2)提供基本傳輸參數(例如FFT點數、幀類型信息等),使接收端可進行后續接收處理;
3)檢測出初始載波頻偏和定時誤差,用以補償后達到頻率和定時同步;
4)緊急警報或廣播系統喚醒。
通常的,前導符號包括物理層格式控制部分(PHY Format Control,或PFC)和物理層內容控制部分(PHY Content Control,或PCC),DVB_T2系統的前導符號包含P1和P2,均用于傳輸信令信息或進一步用于傳輸幀格式參數。然而,已有技術對于前導符號的接收方法,考慮到所發送的多個前導符號來傳輸所需信令以適應系統需要,因而接收端的接收方法通用性不高,往往在定時同步過程中算法復雜度較高,系統的傳輸性能較低。
發明內容
本發明解決的問題是,已有技術中前導符號的接收方法已有技術對于前導符號的接收方法,考慮到所發送的多個前導符號來傳輸所需信令以適應系統需要,因而接收端的接收方法通用性不高,往往在定時同步過程中算法復雜度較高,系統的傳輸性能較低。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了一種前導符號的接收方法,針對至少一個具有第一預定三段時域結構或第二預定三段時域結構的時域符號,其特征在于,具有如下步驟:對物理幀進行處理以得到基帶信號并判斷基帶信號中是否存在期望接收的前導符號;確定接收的該前導符號在物理幀中的位置;以及在信令信息存在時解出該前導符號所攜帶的信令信息,其中,在判斷基帶信號中是否存在期望接收的前導符號步驟中含有初步定時同步方式,該初步定時同步方式包含:利用第一預定三段時域結構和/或第二預定三段時域結構特有的處理關系和/或調制關系,對基帶信號進行必要反處理和/或信號解調后進行延遲滑動自相關來獲取一組或多組累加相關值;以及基于一組或多組累加相關值進行延遲關系匹配和/或特定的預定數學運算后,將運算值用于初始定時同步,初步確定前導符號在物理幀的位置,當前導符號包含多個三段結構時,可分別得到多組三段結構中第三部分C和第一部分A之間、第一部分A和第二部分B、和第三部分C和第二部分B之間的三個累加相關值即Uca′(n),Ucb′(n),Uab′(n)中任意一個或任意至少兩個,基于多組累加相關值中的一組或多組進行延遲關系匹配和/或預定數學運算得到最終運算值,將該最終運算值用于初始同步。
可選地,其中,設采用K個時域符號,分別具有第一預定三段時域結構或第二預定三段時域結構,該K個時域符號排列為第一個C-A-B、后續K-1個B-C-A時,利用該K個具有預定三段時域結構的時域符號中的至少一個或多個,得到累加相關值
將中的一個或多個進行延遲關系匹配和/或相位調整后再進行相加或者平均,得到第一運算值Uca(n),延遲匹配關系包含下述的全部或部分:
以及
將中的一個或多個進行延遲關系匹配和/或相位調整后再進行相加或者平均,得到第二運算值Ucb-ab(n),延遲匹配關系包含下述的全部或部分:
以及
將中的一個或多個進行延遲關系匹配和/或相位調整后再進行相加或者平均,得到第三運算值Uab-cb(n)。延遲匹配關系包含下述的全部或部分:
以及
最后,基于第一最終運算值Uca(n)和第二最終運算值Ucb-ab(n)和第三最終運算值Uab-cb(n)的一個或多個再進行延遲匹配并進行特定運算,延遲匹配關系包含下述的全部或部分: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數字電視國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未經上海數字電視國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217787.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