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用于復合管殼螺旋線慢波結構的裝配模具及裝配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611217645.6 | 申請日: | 2016-12-2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783470B | 公開(公告)日: | 2018-08-17 |
| 發明(設計)人: | 崔建玲;張雪利;陳曦;曹紳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真空電子技術研究所(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十二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H01J9/24 | 分類號: | H01J9/24 |
| 代理公司: | 北京正理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11257 | 代理人: | 王喆;張雪梅 |
| 地址: | 100015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用于 復合 管殼 螺旋線 結構 裝配 模具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用于復合管殼螺旋線慢波結構的裝配模具及裝配方法,裝配模具包括夾持組件、支撐組件和安裝組件;夾持組件包括管體和夾具;夾具包括夾體及夾持桿;夾持桿的內端面用于抵壓在螺旋線外壁面上,外端面用于抵壓在所述管體內壁面上;支撐組件包括支撐軸桿支撐軸塊;支撐軸塊位于使螺旋線產生彈性形變的相鄰兩夾持桿之間;安裝組件包括第一桿件及第二桿件。本發明利用螺旋線的可形變性能,通過各裝配模具與螺旋線之間的配合,實現了對復合管殼螺旋線慢波結構的裝配。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微波真空電子器件領域,特別涉及一種用于復合管殼螺旋線慢波結構的裝配模具及裝配方法。
背景技術
目前,國內寬帶小型化行波管一般采取的是一種傳統的高頻結構,其由內部帶加載筋的管殼、螺旋線、瓷桿、及外圍的極靴和墊環組成。此種高頻結構由于管殼的存在,磁通量利用率低,磁聚焦系統體積增加,并且由于管殼和墊環的尺寸限制,高頻系統將成為行波管整管的一個薄弱環節,直接影響了制造工藝的可靠性。而從國外引進的小型化相位一致行波管卻采用的是一種頗具發展前景,更適合寬帶小型化行波管應用的高頻結構。這種結構沒有單獨的管殼,它的管殼部分直接由極靴和金屬環焊接而成,這種結構被稱為復合管殼。
復合管殼的優越性是完全由它本身的結構所決定的。首先,由于它沒有單獨的管殼,熱經過螺旋線與瓷桿的接觸、瓷桿與復合管殼的接觸而散發出去,而傳統結構的散熱路徑則是螺旋線與瓷桿,瓷桿與管殼,然后管殼再到外部的極靴與墊環組件。由于接觸熱阻會影響散熱效果,所以很明顯復合管殼較傳統的慢波結構少了一個散熱環節,減少了散熱面的切換次數,從而減少了總熱阻,獲得了更好理想的散熱效果。其次,傳統慢波結構的磁聚焦系統與互作用區之間還隔著金屬真空管殼,磁通量有一部分是沒起到作用的。而復合管殼的磁聚焦系統更加靠近電子注流過的中軸線周圍,這使得磁通量利用率高了,使用相同磁通密度和矯頑力的磁性材料時,能用較小體積的磁聚焦系統就能獲得相同的磁聚焦效果,從而有利于行波管的小型化。同時,由于復合管殼不用兼顧管殼與墊環的尺寸,在相同的總體積條件下,它的徑向厚度可以做的比這兩者都厚一些,從而增加了力學強度。
但是,相對于傳統管殼,復合管殼螺旋線慢波結構中的管殼是由多種材料復合而成,受所選用材料的限制,在夾持過程中,利用傳統的熱膨脹夾持方法較難實現。同時復合管殼硬度大、延展性差,無法使用傳統夾具進行冷夾持,因此,復合管殼的夾持難度相較于傳統管殼大大增加,這也是迄今為止,國內復合管殼沒得到廣泛使用的一個重要原因。因此需要提供一種新的用于復合管殼螺旋線慢波結構的裝配模具及裝配方法。
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解決的第一個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新的用于復合管殼螺旋線慢波結構的裝配模具;該裝配模具利用螺旋線的可形變性能,通過各裝配模具與螺旋線之間的配合,實現了對復合管殼螺旋線慢波結構的裝配。
本發明要解決的第二個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在傳統管殼熱膨脹夾持方法及冷夾持方法之外的利用上述裝配模具裝配復合管殼螺旋線慢波結構的裝配方法;通過該新的裝配方法解決了復合管殼螺旋線慢波結構裝配難的問題,提高了復合管殼螺旋線慢波結構的生產效率。
為解決上述第一個技術問題,本發明采用下述技術方案:
一種用于復合管殼螺旋線慢波結構的裝配模具,所述裝配模具包括套設在螺旋線外的夾持組件、設置螺旋線內的支撐組件和用于將螺旋線裝配至復合管殼內的安裝組件;
所述夾持組件包括呈圓形管狀結構的管體和設置在螺旋線外壁面與管體內壁面之間的用于對螺旋線進行夾持固定的夾具;
所述夾具包括在軸線上具有放置螺旋線容腔的夾體,及沿所述夾體周向均勻設置的至少三個沿所述夾體徑向方向設置用于對螺旋線進行夾持固定并使螺旋線產生彈性形變的夾持桿;
所述夾持桿的內端面用于抵壓在螺旋線外壁面上,外端面用于抵壓在所述管體內壁面上;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真空電子技術研究所(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十二研究所),未經北京真空電子技術研究所(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十二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217645.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燈管涂粉用注粉咀
- 下一篇:一種熒光燈管的封口工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