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活體檢測的方法及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1611217455.4 | 申請日: | 2016-12-2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650666A | 公開(公告)日: | 2017-05-10 |
| 發明(設計)人: | 程凱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曠視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小孔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K9/00 | 分類號: | G06K9/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磐華律師事務所11336 | 代理人: | 高偉,劉愛平 |
| 地址: | 100190 北京***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活體 檢測 方法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人臉識別領域,更具體地涉及一種活體檢測的方法及裝置。
背景技術
人臉識別,是基于人的臉部特征信息進行身份識別的一種生物識別技術。人臉識別綜合運用了數字圖像、視頻處理、模式識別、計算機視覺等多種技術。當前,人臉識別系統越來越多的應用于安防、金融、社保等需要身份驗證的領域中的場景,如銀行遠程開戶、線上交易操作驗證、無人值守的門禁系統、線上社保辦理和領取、遠程醫保辦理等等。
在這些高安全級別的應用領域,除了需確保被驗證者的人臉相似度符合數據庫中存儲的底庫,首先需要驗證被試者是一個合法的生物活體。也就是說,人臉識別系統需要能夠防范攻擊者使用照片、視頻、3D人臉模型、或者面具等方式進行攻擊。因此,急需一種進行活體檢測的技術。
發明內容
考慮到上述問題而提出了本發明。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活體檢測的方法,能夠判斷待檢測的人臉是否為活體人臉,從而防止攻擊者使用非活體的攻擊。
根據本發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種活體檢測的方法,包括:
獲取待檢測對象的臉部圖像;
獲取所述待檢測對象的臉部熱圖;
根據所述待檢測對象的臉部圖像,確定所述待檢測對象的臉部期望熱圖;以及
根據所述臉部熱圖和所述臉部期望熱圖,判斷所述待檢測對象是否為活體。
示例性地,所述根據所述待檢測對象的臉部圖像,確定所述待檢測對象的臉部期望熱圖,包括:
根據所述待檢測對象的臉部的溫度分布,確定所述待檢測對象的所述臉部期望熱圖。
示例性地,所述根據所述臉部熱圖和所述臉部期望熱圖,判斷所述待檢測對象是否為活體,包括:
將所述臉部熱圖與所述臉部期望熱圖進行比對,判斷所述待檢測對象是否為活體。
示例性地,所述將所述臉部熱圖與所述臉部期望熱圖進行比對,判斷所述待檢測對象是否為活體,包括:
計算所述臉部熱圖中的每個特征點的值與所述臉部期望熱圖中的對應的特征點的值的差值;
在所計算的所有差值中,如果小于或等于對應的預設閾值的差值的數量滿足預設條件,則確定所述待檢測對象為活體。
示例性地,所述獲取待檢測對象的臉部圖像,包括:
獲取由可見光圖像傳感器采集的所述待檢測對象的臉部圖像。
示例性地,所述獲取所述待檢測對象的臉部熱圖,包括:
獲取由中波紅外熱成像傳感器采集的所述待檢測對象的臉部熱圖。
根據本發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種活體檢測的裝置,包括:
第一獲取模塊,用于獲取待檢測對象的臉部圖像;
第二獲取模塊,用于獲取所述待檢測對象的臉部熱圖;
確定模塊,用于根據所述第一獲取模塊獲取的所述待檢測對象的臉部圖像,確定所述待檢測對象的臉部期望熱圖;以及
判斷模塊,用于根據所述第二獲取模塊獲取的所述臉部熱圖和所述確定模塊確定的所述臉部期望熱圖,判斷所述待檢測對象是否為活體。
示例性地,所述確定模塊,用于:
根據所述待檢測對象的臉部的溫度分布,確定所述待檢測對象的所述臉部期望熱圖。
示例性地,所述判斷模塊包括計算單元和活體確定單元,
所述計算單元用于:計算所述臉部熱圖中的每個特征點的值與所述臉部期望熱圖中的對應的特征點的值的差值;
所述活體確定單元用于:在所計算的所有差值中,如果小于或等于對應的預設閾值的差值的數量滿足預設條件,則確定所述待檢測對象為活體。
示例性地,所述第一獲取模塊,用于:
獲取由可見光圖像傳感器采集的所述待檢測對象的臉部圖像。
示例性地,所述第二獲取模塊,用于:
獲取由中波紅外熱成像傳感器采集的所述待檢測對象的臉部熱圖。
第二方面所述的該裝置能夠用于實現前述第一方面的活體檢測的方法。
根據本發明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種計算機芯片,該計算機芯片包括處理器和存儲器。所述存儲器存儲有指令代碼,所述處理器用于執行所述指令代碼,且當所述處理器執行指令代碼時,能夠實現前述第一方面所述的活體檢測的方法。
本發明實施例可以根據采集到的臉部熱圖以及臉部期望熱圖的比較,確定待檢測對象是否為活體。該方法不僅操作簡單,而且能夠防范照片、面具或三維臉模型等各種偽裝的攻擊。
附圖說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曠視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小孔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北京曠視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小孔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217455.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