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軌道交通車廂監控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611217348.1 | 申請日: | 2016-12-2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657914B | 公開(公告)日: | 2019-07-09 |
| 發明(設計)人: | 潘虹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方銀谷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N7/18 | 分類號: | H04N7/18;G08B25/01 |
| 代理公司: | 北京風雅頌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03 | 代理人: | 王藝偉 |
| 地址: | 518000 廣東省深圳市南山區桃源***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軌道交通 車廂 監控 系統 | ||
本發明涉及一種軌道交通車廂監控系統,包括攝像設備、報警警報設備、控制設備以及人機交互設備;控制設備分別與攝像設備、報警警報設備以及人機交互設備連接;攝像設備包括網絡攝像模塊、錄音模塊、機械滑軌、滑輪以及電機;電機與網絡攝像模塊以及錄音模塊集成在一起,并能帶動滑輪轉動;所述滑輪安裝于滑軌上,當滑輪轉動時可帶動網絡攝像模塊沿滑軌移動;所述滑軌安裝于車廂頂部,且沿車廂行駛方向安裝,最終可使攝像頭模塊從車廂的一端移動到另一端。本發明可靠性好、實用性高,具有主動處理異常情況的能力,可使乘務員快速發現列車中發生的異常情況并迅速做出合理的處理辦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監控領域,具體涉及一種軌道交通車廂監控系統,尤其涉及一種能夠集成隱閉報警能力的軌道交通車廂監控系統。
背景技術
軌道交通是我國運送乘客的主要運力,列車經常會載有大量乘客,這給乘務員管理監控車廂造成很大困難,而且當車廂有異常情況發生時起到乘務員到達異常情況現場經常需要很長一段時間,這很有可能錯過對異常情況的最佳處理時機。基于此,列車中也已經安裝了廣播電視、揚聲器等管理車廂的設備,然而這些設備對車廂的監控只具有預防做用,并沒有主動處理能力;另外,一般在飛機這些一人一位的運載設施上,出現了按鍵呼叫乘務員的設備,但這種設備對于列車人流大,人員密度高地場合明顯不適用。
鑒于此,提出一種軌道交通車廂監控系統本發明所要研究的課題。
發明內容
針對上述問題,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軌道交通車廂監控系統,旨在解決現有的列車車廂中的車廂管理方式應變車廂異常情況慢且不具有主動處理異常情況的能力的問題。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一種軌道交通車廂監控系統,所述軌道交通車廂監控系統包括攝像設備、報警警報設備、控制設備以及人機交互設備;所述控制設備分別與攝像設備、報警警報設備以及人機交互設備連接;
所述攝像設備包括網絡攝像模塊、錄音模塊、機械滑軌、滑輪以及電機;所述電機與網絡攝像模塊以及錄音模塊集成在一起,并能帶動滑輪轉動;所述滑輪安裝于滑軌上,當滑輪轉動時可帶動網絡攝像模塊沿滑軌移動;所述滑軌安裝于車廂頂部,且沿車廂行駛方向安裝,最終可使攝像頭模塊從車廂的一端移動到另一端;
所述報警警報設備包括揚聲器、揚聲器驅動模塊、藍牙收發模塊、藍牙轉以太網模塊以及智能應用軟件;所述揚聲器驅動模塊分別與藍牙收發模塊以及揚聲器連接;所述藍牙轉以太網模塊與藍牙收發模塊連接;所述智能應用軟件安裝于車廂的乘客的智能手機上,且能夠利用手機上的藍牙功能與藍牙收發模塊建議通訊連接;所述揚聲器安裝于車廂車頂部;所述藍牙收發模塊的藍牙收發范圍僅為一節車箱所述控制設備包括服務器網絡模塊、存儲模塊以及中央處理器;所述中央處理器分別與存儲模塊以及服務器網絡模塊連接;
所述人機交互設備包括顯示模塊、聲音輸出模塊、觸摸屏輸入模塊以及語音輸入模塊;所述顯示模塊、觸摸屏輸入模塊、聲音輸出模塊以及語音輸入模塊分別控制設備中的中央處理器連接;
在工作狀態下,每個車廂安裝一個攝像設備以及報警警報設備;每輛列車安裝一個或者多個控制設備和人機交互設備,人機交互設備安裝于列車乘務員;所述服務器網絡模塊用以太網分別連接著各個車廂的網絡攝像模塊以及藍牙轉以太網模塊組成局域網;人機交互設備通過網絡攝像頭可看到每個車廂的基本情況;當某個車廂存在異常情況時,乘客可以通過智能應用軟件進行事件匯報,這時乘客所在車廂的藍牙收發模塊通過局域網發送到控制設備,控制設備通過局域網調取相應車廂的圖像,并最終顯示在人機交互設備上;乘務員可以通過人機交互設備發送指令給攝像設備,另其移動視察整個車廂的情況,并鎖定異常情況發生的位置,將現場的圖像和聲音送到人機交互設備;乘務員根據現場情況進行后序動作,如報警或者通過揚聲器與現場人員進行交流來解決異常情況。
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智能應用軟件包括通用應用接口,能使所述智能應用軟件能夠集成到智能手機的其它應用軟件中,如支付寶、微信、手機QQ。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方銀谷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南方銀谷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217348.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