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車輛用座椅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611216508.0 | 申請日: | 2016-12-2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965711B | 公開(公告)日: | 2019-07-16 |
| 發(fā)明(設計)人: | 橘祐史郎 | 申請(專利權)人: | 本田技研工業(yè)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B60N2/06 | 分類號: | B60N2/06;B60R16/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鈞成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楊貝貝;臧建明 |
| 地址: | 日本東京*** | 國省代碼: | 日本;JP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車輛 座椅 | ||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可提高組裝時的作業(yè)性的車輛用座椅。本發(fā)明的車輛用座椅具有:座椅本體,支撐乘坐者;后部內側主體支架,設置于車廂內的地板上并支撐座椅本體;座椅軌道,將座椅本體支撐為能夠相對于地板滑動;后部內側腳部支架,安裝于座椅軌道且固定于后部內側主體支架;以及第2鉚釘,將座椅軌道與后部內側腳部支架加以固定,且具有自后部內側腳部支架側向后部內側主體支架側突出的下端部。在后部內側主體支架中形成有第2鉚釘?shù)南露瞬磕軌虿迦氲你T釘插孔。鉚釘插孔能夠在使座椅本體的前端部向上方移位而使座椅本體傾斜的狀態(tài)下將第2鉚釘?shù)南露瞬靠ㄖ埂?/p>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車輛用座椅。
背景技術
以前,已知有一種在滑動座椅(slide seat)(車輛用座椅)中進行配線的電線束(wire hamess)的配線結構。在這種配線結構中,為了對裝設于滑動座椅的電氣組件進行供電,經(jīng)由連接器將地板側的地板線束與滑動座椅側的座椅線束電連接(例如參照專利文獻1)。
現(xiàn)有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特開2015-97435號公報
發(fā)明內容
[發(fā)明所要解決的問題]
然而,組裝車輛用座椅時的連接器的連接是在將座椅本體的前端部抬起而使座椅本體傾斜的狀態(tài)下進行,因此,座椅本體有可能向后方偏移。尤其在座椅本體支撐于車輛的地板上所設置的主體支架(body bracket)的構成中,有座椅本體自主體支架脫落的可能。因此,對于以前的車輛用座椅,在提高組裝時的作業(yè)性方面存在改善的余地。
因此,本發(fā)明提供一種可提高組裝時的作業(yè)性的車輛用座椅。
[解決問題的技術手段]
本發(fā)明的車輛用座椅具有:座椅本體,支撐乘坐者(例如實施方式的座椅本體11);主體支架(例如實施方式的后部內側主體支架23及后部外側主體支架24),設置于車廂內的地板(例如實施方式的地板通道(floor tunnel)101及橫梁(cross-member)103)上并支撐所述座椅本體;座椅軌道(例如實施方式的座椅軌道30),將所述座椅本體支撐為能夠相對于所述地板滑動;腳部支架(例如實施方式的后部內側腳部支架35及后部外側腳部支架36),安裝于所述座椅軌道且固定于所述主體支架;以及固定構件(例如實施方式的第2鉚釘37B),將所述座椅軌道與所述腳部支架加以固定,且具有自所述腳部支架側向所述主體支架側突出的突出部(例如實施方式的下端部37b),且在所述主體支架中形成有所述突出部能夠插入的第1孔部(例如實施方式的鉚釘插孔25),所述第1孔部能夠在使所述座椅本體的前端部向上方移位而使所述座椅本體傾斜的狀態(tài)下將所述突出部卡止。
根據(jù)本發(fā)明,在使座椅本體的前端部向上方移位而使座椅本體傾斜的狀態(tài)下,自腳部支架側向主體支架側突出的突出部被卡止于主體支架的第1孔部,因此,可使經(jīng)由座椅軌道安裝于座椅本體的腳部支架不會自主體支架脫落,而維持使座椅本體傾斜的狀態(tài)。由此,可在將座椅本體的前端部抬起的狀態(tài)下容易地進行例如在座椅本體的下方將地板線束與座椅線束連接的作業(yè)。因此,可提高組裝時的作業(yè)性。
在所述車輛用座椅中,優(yōu)選的是所述第1孔部在所述座椅本體固定于所述主體支架的狀態(tài)下成為所述突出部的退避部。
根據(jù)本發(fā)明,可在座椅本體固定于主體支架的狀態(tài)下防止突出部與主體支架之間的干擾,因此可更牢固地將主體支架與腳部支架加以固定。因此,可提供具有高強度且可提高組裝時的作業(yè)性的車輛用座椅。
在所述車輛用座椅中,優(yōu)選的是具有覆蓋所述主體支架的蓋體(例如實施方式的第1蓋體50及第2蓋體57),且在所述主體支架中形成有所述蓋體的爪部(例如實施方式的爪部54)能夠插入的第2孔部(例如實施方式的爪部插孔28),所述第2孔部與所述第1孔部一體地形成。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本田技研工業(yè)株式會社,未經(jīng)本田技研工業(yè)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216508.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 上一篇:鋼鋁復合軌減小接頭電阻的方法
- 下一篇:汽車座椅滑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