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牡丹組織培養生根新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611214417.3 | 申請日: | 2016-12-2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613982A | 公開(公告)日: | 2017-05-10 |
| 發明(設計)人: | 邢曉丹;李冰 | 申請(專利權)人: | 新昌縣鈞國生物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01H4/00 | 分類號: | A01H4/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航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11530 | 代理人: | 趙永強 |
| 地址: | 312500 浙江省紹興***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牡丹 組織培養 生根 新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水產品加工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魷魚魚腸及生產工藝。
背景技術
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 Andr.)以其花碩大(直徑10~25 cm),多姿(單瓣、半重瓣、重瓣),多彩(白、粉、紅、黃、藍、綠、紫、復色等)而顯雍容華貴、富麗端莊,被譽為“國色天香”、“花中之王”,明清時已是國花.牡丹自16~18世紀引種到國外,在許多國家也極受歡迎。
中國作為牡丹唯一的原產地,栽培歷史悠久,從南北朝至今已有1500多年,其品種類型已達800余種,分布于我國大江南北。它作為我國原生的、古老的特有植物是研究栽培植物起源、人工選擇理論和進行科學試驗的良好材料。牡丹作為我國重要的出口花卉,在長期的牡丹栽培歷史過程中,我國人民對它的認識逐步深入,產生了深厚的感情,也歷史地形成和發展出了我國特有的牡丹文化。
牡丹傳統的繁殖方法多采用播種、嫁接和分株方式,不僅成苗周期長,而且出苗量少,質量參差不齊,難以滿足生產的需求。觀賞牡丹的快繁技術研究多以生成愈傷組織為主,但這些方法存在操作復雜、繁殖系數較低、誘導芽生長較弱等缺陷。
本申請的發明人通過多年潛心研究,改進了牡丹培養生根的方法,以牡丹當年的生嫩枝莖尖為外植體,對牡丹的快繁培養基成分進行了優化,通過在培養基中加入附加物水解乳蛋白,并且發現了一種更適于牡丹組織培養的培養基,克服以上缺陷,以期為牡丹種苗的工廠化生產提供科。
發明內容
因此,本發明的一個目的是提供一種用于牡丹組織培養生根新方法的基本培養基,其配方的組成為,1/2MS、PH 5.0~6.3、蔗糖25~45 g/L、山崳醇0.5~1.5 g/L、瓊脂5~15 g/L、水解乳蛋白100~300 mg。
本發明另一個目的是提供一種用于牡丹組織培養的生根培養基,其配方為:在基本培養基1/2MS的基礎上添加0.05~0.20 mg/LNAA、0.05~0.20mgIBA。
本發明的另一個目的是提供一種牡丹組織培養生根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步驟:(1)外植體的滅菌處理;(2)將步驟(1)處理后的外置體接種于基本培養基1/2MS;(3)將經過步驟(2)培養的外植體組織轉接于增殖培養基中繼續進行培養;(4)將經過步驟(3)繼代培養所得的嫩莖切下轉入生根培養基中培養;(5)將經過步驟(4)生根培養的小苗帶瓶移入大棚。
其中,外植體滅菌的步驟包括:洗衣粉液浸泡10~30 min→流水沖洗至清-剝去鱗片→體積分數70%酒精浸泡10~50s→無菌水沖洗1~3 min→50 g/L次氯酸鈉液浸泡10~30 min或25 g/L次氯酸鈉溶液浸泡20~40 min無菌水漂洗3次,每次1 min。
優選的,上述基本培養基的配方的組成為,1/2MS PH 5.5~6.0、蔗糖30~40 g/L、山崳醇0.5~1.5 g/L、瓊脂8~12 g/L、水解乳蛋白150~250 mg。
優選的,步驟(3)中在基本培養基1/2MS的基礎上添加0.5~2.0 mg/L 6-BA、0.5~2.0 mg/ LKT作為再生嫩莖增殖培養基
優選的,上述生根培養基的配方為,在基本培養基1/2MS的基礎上添加0.1-0.15 mg/L NAA、0.1-0.15 mg IBA。
優選的,外植體滅菌的步驟包括:洗衣粉液浸泡15~25 min→流水沖洗至清→剝去鱗片→體積分數70%酒精浸泡15~30s→無菌水沖洗1~2 min→50 g/L次氯酸鈉液浸泡15~25 min或25 g/L次氯酸鈉溶液浸泡25~35 min→無菌水漂洗3次,每次1 min。
優選的,步驟(4)中的生根培養基在121℃條件下滅菌20 min。培養溫度為(20±2)℃,每日光照14h,光照強度2000lx。
優選的,步驟(5)中,生根培養的小苗根長為1.5~2.0 cm時,將其帶瓶移入大棚煉苗7d,移栽前3d用50%可濕性多菌靈800倍液噴澆滅菌,幼苗種植基質有蛭石、草炭土。
由于在本發明的基本培養基1/2MS上添加水解乳蛋白,而且改變了大量元素的組成和含量,使得基本培養基中鹽分的總摩爾數減少,大大降低了牡丹培養物的褐變;也避免了高鹽培養基對植株生長的抑制,使得在繼代增殖階段的植株生長健壯,葉片濃綠,葉柄呈粉紅、紅紫色,莖段木質化程度增加,增殖率顯著高于平均水平;同時水解乳蛋白培養基上的誘導效果較好,增殖倍數最高,生根良好。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新昌縣鈞國生物技術有限公司,未經新昌縣鈞國生物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214417.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閥門注脂器的轉換連接組件
- 下一篇:一種華重樓誘導培養基及其應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