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內撐式輪輞旋壓機有效
| 申請號: | 201611213962.0 | 申請日: | 2016-12-2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694672B | 公開(公告)日: | 2018-12-04 |
| 發明(設計)人: | 鐘鑫;趙劍峰 | 申請(專利權)人: | 溫嶺市越成機械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1D22/14 | 分類號: | B21D22/14;B21D53/30;B21D37/10 |
| 代理公司: | 浙江翔隆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33206 | 代理人: | 郭關夫 |
| 地址: | 317500 浙江省臺州市溫嶺市***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內撐式輪輞旋壓機 | ||
1.一種內撐式輪輞旋壓機,包括旋壓系統(1)、供油系統(2)及控制系統(3),其中旋壓系統(1)包括旋轉機構(11),旋轉機構(11)包括豎直穿設在工作臺(13)中部的轉軸(111),在工作臺(13)上端面的轉軸-上部轉軸(111-A)圓柱面上周向間隔設置一個以上能徑向移動的內模(114),內模(114)用于成型輪輞內壁上下側的輪廓;旋轉機構(11)的兩側對稱設有自相鎖緊的定位裝置(12),定位裝置(12)的內側固定有與旋轉機構(11)上內模(114)配合對輪輞成型用的外模(121),轉軸(111)通過工作臺(13)下方的轉軸驅動機構(113)驅動,轉軸驅動機構(113)、定位裝置(12)以及旋壓機的供油系統(2)通過控制系統(3)控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轉軸(111-A)的圓柱面上水平設置一根以上用于復位內模原始位置的復位彈簧(115),該復位彈簧(115)呈環狀,圈在轉軸(111)的外圍且將內模(114)包環在內;所述上部轉軸(111-A)的圓柱面上設置環狀內凹的用于容置復位彈簧(115)的環形凹槽(111-A1);所述內模(114)包括滾輪軸座(1141),滾輪軸座(1141)上套設有一個以上的滾輪(1142)及對應內置的軸承,滾輪形成被成型輪輞的內表面形狀;滾輪軸座(1141)上還套設一個以上的軸承滑輪(1143),軸承滑輪(1143)的設置位置與所述環形凹槽(111- A1)的水平位置對應,軸承滑輪(1143)的滑輪溝槽(1144)深度與環形凹槽(111- A1)的深度相配合,復位彈簧(115)容置于環形凹槽(111- A1)及滑輪溝槽(1144)內;
所述上部轉軸(111-A)的圓柱面上周向間隔設有若干內凹的用于容置內模(114)的豎直的內模容槽(111-A2),上部轉軸(111-A)內設的豎直上部油道(111-A4),上部油道(111-A4)與每個內模容槽(111-A2)之間分別設有徑向油道(111-A5),當內模處于原位時,滾輪軸座(1141)的背面(1145)抵觸在徑向油道(111-A5)出口上,徑向油道(111-A5)內設有活塞(111-A6),滾輪軸座連帶著滾輪靠活塞及油道內的液壓油驅動作徑向移動;
所述滾輪軸座(1141)的背面(1145)上設置與徑向油道(111-A5)相配合的凸部(1146),凸部(1146)插入徑向油道(111-A5)內支撐起內模(114),凸部(1146)的徑向長度大于內模徑向移動的最大距離。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內撐式輪輞旋壓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復位彈簧(115)為一拉簧,首尾相扣形成環狀。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內撐式輪輞旋壓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滾輪軸座(1141)的上下端各插接一軸承滑輪(1143),滾輪(1142)位于兩軸承滑輪(1143)之間。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內撐式輪輞旋壓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轉軸(111-A)的圓柱面上上下各設置一環形凹槽(111- A1),軸承滑輪(1143)與環形凹槽(111- A1)的位置相對應。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內撐式輪輞旋壓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油道(111-A4)與內模容槽(111-A2)之間上下平行設置兩條以上的徑向油道(111-A5)。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溫嶺市越成機械有限公司,未經溫嶺市越成機械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213962.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高速沖床的沖頭結構
- 下一篇:一種非回轉體金屬旋壓實驗平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