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桑枝種植毛木耳及其與桑樹套種的栽培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611213929.8 | 申請日: | 2016-12-1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797802A | 公開(公告)日: | 2017-06-06 |
| 發明(設計)人: | 高云超;肖更生;池建偉;楊春英;林耀盛;羅夏琳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東省農業科學院蠶業與農產品加工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A01G1/04 | 分類號: | A01G1/04;A01G17/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510610 廣東省***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桑枝 種植 木耳 及其 桑樹 套種 栽培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食用菌的栽培方法,尤其涉及一種桑樹與毛木耳套種的栽培方法,屬農業種植中套種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我國是世界上養蠶和桑樹栽培面積最大的國家,目前全國桑園面積已經達到80多萬公頃(hm2),遍布包括我國華北和西北以南20多個省市自治區。桑田行間和株間具有較大的株距和行距,而且夏季水熱條件良好,具有良好的利用價值。農學上把幾種作物同時期播種的叫間作,不同時期播種的叫套種。在一塊地上按照一定的行、株距和占地的寬窄比例種植幾種作物,叫間作套種。桑樹是多年生木本植物,在桑園套種食藥用真菌不僅能夠充分地利用土地,而且能夠促進食用菌的發展,充分地發揮了養蠶廢棄物的綜合利用。目前我國每生產1噸蠶繭,產出約3.3噸蠶沙,0.67噸蠶蛹,16噸桑枝。桑樹除采葉養蠶以外,其枝、根、果實和桑葉均具有很高的藥用價值和其他開發價值。尤其是桑枝產量較高,平均每畝成林桑園年產桑枝1.2~1.5噸,全國年產桑枝總量達到2000萬噸,為蠶桑生產過程中最為豐富的副產物資源,為食用菌的栽培基質提供了豐富的原料來源。目前我國在養蠶技術方面,由于推廣了“省力化養蠶技術”、“小蠶共育”、“集中上簇”等集約化養蠶技術,使農戶有更多的農閑時間,由于桑枝能夠代替木屑實現食用菌產業的可持續發展,因此推動桑枝生產食用菌,必將緩解我國食用菌行業中所存在原料問題。
毛木耳(Auricularia polytricha)是世界上廣泛分布的種類,野生種類在我國東北、華北、西北、西南和華南地區均有分布,并且全國各地均有大量種植。毛木耳含有蛋白質、粗脂肪、碳水化合物、多種維生素和氨基酸,具有抗凝血作用、止血作用、抗腫瘤作用、降血糖血脂作用、抗氧化作用、以及其它免疫作用。我國自上世紀70年代以來,栽培面積不斷擴大,國內外對毛木耳的研究、栽培和利用不斷深入和廣泛。毛木耳的栽培方式主要有袋料栽培,極少數段木栽培。上海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10年出版的由黃年來、陳志彬、陳國良主編的專著《中國食藥用菌學》中提出,黃背木耳和白背木耳栽培選擇民房、半地下室、大棚、蔭棚等,或者搭建專用的耳房耳棚作為栽培場所,使用木屑、棉籽殼、玉米芯等作為栽培原料,使用袋料栽培,經過配料-拌料-裝袋-滅菌-冷卻-接種-堆碼-搭建耳棚-出耳管理等步驟,栽培方式有層架栽培、吊掛栽培等方式,菌袋排放采用兩頭出耳、開口出耳等。由于白背木耳出耳溫度范圍較窄和較低,因此本發明主要使用黃背木耳。
種桑養蠶是我國大部分地區的重要農業生產活動之一,由于桑樹屬于多年生木本植物,占地時間較長,單位面積經濟效益相對較低,蠶農期望高效益栽培模式,以保證在桑樹實現正常產量的前提下,滿足養蠶對桑葉的需要。
桑樹擁有茂盛的枝葉,喜高溫多濕環境,而且遮陰效果良好,在夏季高溫季節能遮陰避光,在春秋季節能遮風擋雨,而且當氣溫上升到12℃以上時,開始生長發育和萌發新枝。毛木耳是一種中高溫結實真菌,菌絲在5-35℃均可生長,最適子實體生長發育溫度是18-32℃,而且各個生長發育時期需要不同程度的光照。由于桑樹和毛木耳的生長條件較為接近,合理安排兩者的栽培季節,在夏季桑樹套種毛木耳,并且控制毛木耳的出耳時期并與桑樹的生長發育需求,有利于提高桑田利用率,增加蠶農的收入。
發明內容
本發明在于提供一種利用現有桑園作為栽培場地,利用蠶桑產區廢棄物作為培養基生產毛木耳的栽培方法,目的在于利用當地養蠶廢棄物資源,而且栽培場所簡單,成本低廉的桑樹套種毛木耳栽培技術。
本發明所述的桑園內桑樹套種毛木耳的栽培方法,其栽培設施是指在桑園內正常生長的桑樹,利用桑樹生長所形成的遮蔭作為避光條件,從而節約了建設和使用蔭棚,從而節省了費用,并充分利用自然形成的桑樹遮陰。栽培料中含有桑樹木屑,主要為桑樹間伐后的殘枝,經過粉碎后的木屑和樹皮屑的混合物。栽培料含有質量百分比40-80%的桑樹木屑、0-40%的棉籽殼,0-10%的稻草屑,0-40的玉米芯或甘蔗渣,0-25%桑枝片段,15-25%的麩皮或米糠,0-3%玉米粉,1%的石膏粉,1%的石灰粉,1%的白糖,1%的過磷酸鈣。
本發明桑園內桑樹套種毛木耳的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桑樹間伐:桑樹冬伐或夏伐,間伐后的桑枝粉碎風干,用于毛木耳栽培用培養基。
(2)原種制備:采用常規方法對一級母種保存和繁殖,二級種原種的繁殖,采用桑枝屑培養基培養,使用750ml玻璃菌種瓶裝料,包扎后121℃滅菌2h后接種母種,培養大約1個月后,選擇長勢優良的菌瓶為種子。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東省農業科學院蠶業與農產品加工研究所,未經廣東省農業科學院蠶業與農產品加工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213929.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蟬花的人工培養方法
- 下一篇:一種芒果枝的嫁接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