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土壤全熱交換風道的輕簡化主動采光蓄熱溫室有效
| 申請號: | 201611209636.2 | 申請日: | 2016-12-2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818299B | 公開(公告)日: | 2019-11-01 |
| 發明(設計)人: | 張勇;鄒志榮 | 申請(專利權)人: |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
| 主分類號: | A01G9/14 | 分類號: | A01G9/14;A01G9/24;C04B28/26 |
| 代理公司: | 西安恒泰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 61216 | 代理人: | 李婷;張明 |
| 地址: | 712100 陜***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蓄熱 溫室 固定骨架 上升段 固定屋面 活動屋面 全熱交換 活動屋 土層 屋面 采光 風道 后墻 固化 蓄熱保溫效果 熱交換系統 自動化水平 電機驅動 弧形結構 內部填充 日光溫室 使用壽命 軸流風機 下降段 土壤 鉸接 前墻 建造 施工 制造 | ||
1.一種基于土壤全熱交換風道的輕簡化主動采光蓄熱溫室,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骨架(5),固定骨架(5)的前端、后端分別支撐在前墻(1)、后墻(16)上,溫室的兩側設置有山墻(20);所述的固定骨架(5)自前墻(1)至后墻(16)的方向上分為上升段(4)和下降段(10),其中上升段(4)為弧形結構,上升段(4)上設置有屋面;所述的屋面包括固定屋面(3)和比固定屋面(3)位置高的活動屋面(6),其中活動屋面(6)的一端鉸接在固定骨架(5)上,活動屋面(6)的另一端由電機(9)驅動以改變活動屋面(6)與水平面之間的夾角;
所述的后墻(16)內部填充有相變固化土層(17),并在相變固化土層(17)中鋪設有蓄熱通道(14);所述的相變固化土層(17)是由相變固化劑與基土混合后采用夯實工藝制成,所述的相變固化劑以重量份數記,由以下組分構成:
氧化鋁:5份,普通硅酸鹽水泥:80份,生石灰:16份,磷酸氫二鈉:80份,無水硫酸鈉:40份,水玻璃5份;
所述的相變固化土層(17)中,相變固化劑與基土的重量比為5%~10%,所述的基土為沙土和/或礫石土;
所述的后墻(16)位于溫室內部的一側設置有預制孔道樓板(23),預制孔道樓板(23)的孔道與所述的蓄熱通道(14)連通,在所述的孔道上安裝有軸流風機(24);所述的后墻(16)位于溫室外部的一側設置有與蓄熱通道(14)連通的進風口(22);
所述的溫室下部設置有熱交換系統,熱交換系統包括鋪設在溫室內地下的進風管(26)道和出風管(25)道,其中進風管(26)道位于出風管(25)道的上部,進風管(26)道上貫連有多根與溫室內部連通的換熱管(27),進風管(26)道的一端穿出山墻(20);出風管(25)道的一端位于溫室內部,另一端穿出山墻(20);
所述的后墻(16)內部的相變固化土層(17)中設置有與所述的蓄熱通道(14)連接的蓄熱通風主管(28),溫室內地下鋪設有蓄熱通風支管(29),蓄熱通風支管(29)的一端與溫室內部連通,另一端與蓄熱通風主管(28)連接;
所述的固定骨架(5)的上升段(4)和下降段(10)之間設置有支撐架(7),所述的電機(9)安裝在支撐架(7)上;所述的活動屋面(6)的前端側面通過轉動件(18)安裝在固定骨架(5)上,活動屋面(6)的后端設置有橫跨溫室兩側山墻(20)的頂部連梁(21),在頂部連梁(21)上安裝有齒條(8),所述的電機(9)通過齒輪驅動所述的齒條(8);
所述的轉動件(18)包括連接在固定骨架(5)上的轉軸(182),轉軸(182)上套裝有U形的固定卡(181),固定卡(181)的兩端向外側翹起形成凹陷部(185);利用一根螺桿(184)穿過固定卡(181),使轉軸(182)位于螺桿(184)與固定卡(181)之間,然后對螺桿(184)兩端通過螺母(183)固定,使螺母(183)位于凹陷部(185)中;所述的活動屋面(6)連接在固定卡(181)上。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土壤全熱交換風道的輕簡化主動采光蓄熱溫室,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夯實工藝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一,確定后墻(16)的建筑參數,在靠近溫室的一側設置吸熱材料層,靠近溫室外部的一側設置絕熱保溫材料層,然后組裝夯實模具;
步驟二,將變化固化劑與基土進行混合并攪拌均勻,得到攪拌混合物;
步驟三,在步驟二得到的攪拌混合物中加水并攪拌,調整攪拌混合物使其達到最優含水率;
步驟四,將步驟三中的攪拌混合物添加到步驟一搭建好的夯實模具中,進行平整并夯實,在夯實的過程中,依次鋪設所述的蓄熱通道(14);
步驟五,夯實完成后,拆除夯實模具,保留吸熱材料層和絕熱保溫材料層,得到后墻(16);并在后墻(16)的外部砌筑磚墻(15)。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土壤全熱交換風道的輕簡化主動采光蓄熱溫室,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活動屋面(6)與水平面之間的夾角范圍為26°±10°,安裝活動屋面(6)的固定骨架(5)部分與水平面之間的夾角范圍為15°±10°。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土壤全熱交換風道的輕簡化主動采光蓄熱溫室,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后墻(16)頂部設置有頂圈梁(13),頂圈梁(13)的上部設置有鋼筋混凝土封板(12),頂圈梁(13)中設置有用于支撐固定骨架(5)的后部預埋件;所述的固定骨架(5)的下降段(10)上鋪設有鋼筋混凝土層(11)。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未經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209636.2/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車輛空氣動力學的選擇性控制
- 下一篇:遮篷用開閉機構、遮篷裝置及登機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