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汽車自動化快速支付系統及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611208614.4 | 申請日: | 2016-12-2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651334A | 公開(公告)日: | 2017-05-10 |
| 發明(設計)人: | 譚威強 | 申請(專利權)人: | 易聯支付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Q20/08 | 分類號: | G06Q20/08;G06Q20/14;G06Q20/20;G07F13/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11227 | 代理人: | 張春水,唐京橋 |
| 地址: | 528200 廣東省佛山市南海區桂城街道***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汽車 自動化 快速 支付 系統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汽車自動化收費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汽車自動化快速支付系統及方法。
背景技術
隨著社會的發展,汽車數量越來越多,很多人擁有了自己的小汽車作為主要交通工具。目前大部分汽車都是使用燃油作為燃料,汽車必須在燃油耗盡前到加油站加油。
現有的加油站多數采用司機和工作人員面對面現金支付的支付方式。然而,面對面現金支付的給現金及找零錢等過程很大程度上延長了加油時間,降低加油站的工作效率,同時會造成加油站排隊等候加油的問題,給車主帶來了極大的不便。
發明內容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了一種汽車自動化快速支付系統及方法,通過汽車身份識別裝置和司機身份識別裝置分別采集汽車身份信息和司機身份信息并傳遞至結算中心,POS子系統根據消費終端的消費信息生成相應的交易信息,結算中心分別對汽車身份信息和司機身份信息進行認證,若認證成功則通過銀行網絡根據交易信息收取相應的費用,解決了現有的面對面現金支付方式造成了延長了加油時間、降低加油站的工作效率、同時造成加油站排隊等候加油的問題從而給車主帶來極大不便的技術問題。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了一種汽車自動化快速支付系統,包括:設置在支付地點的汽車身份識別裝置和司機身份識別裝置以及POS子系統、結算中心、銀行網絡;
所述POS子系統分別與所述結算中心、消費終端通信連接;
所述結算中心與所述銀行網絡通信連接;
所述結算中心存儲有預先錄入的汽車身份信息和對應的司機身份信息,并設置有與所述汽車身份信息和所述司機身份信息對應的支付賬戶;
所述汽車身份識別裝置和所述司機身份識別裝置均與所述結算中心通信連接或均與所述POS子系統通信連接。
優選地,
所述汽車身份識別裝置為第一攝錄裝置,用于拍攝包括汽車車牌號碼的影像并將所述影像傳遞至所述結算中心或所述POS子系統。
優選地,
所述汽車身份識別裝置為無線射頻識別閱讀裝置,用于通過識別汽車上的無線射頻識別元件獲取所述無線射頻識別元件中存儲的所述汽車身份信息并將識別的所述汽車身份信息傳遞至所述結算中心或所述POS子系統。
優選地,
所述司機身份識別裝置為第二攝錄裝置,用于拍攝司機的容貌影像并將所述容貌影響傳遞至所述結算中心或所述POS子系統。
優選地,
所述結算中心還與司機的手機通信連接,并用于根據存儲的所述司機身份信息和所述汽車身份信息將所述汽車車牌號碼的拍攝地點發送至相應的司機手機。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了一種基于汽車自動化快速支付系統的汽車自動化快速支付方法,包括:
汽車自動化快速支付系統采集第一汽車身份信息和第一司機身份信息;
汽車自動化快速支付系統根據消費終端傳遞來的消費信息生成包含支付金額的交易信息;
汽車自動化快速支付系統根據預置的第二汽車身份信息認證所述第一汽車身份信息,若認證成功則獲取預置的與所述第二汽車身份信息對應的第二司機身份信息,然后比較所述第一司機身份信息與所述第二司機身份信息,若所述第一司機身份信息與所述第二司機身份信息一致則根據所述交易信息扣除相應的費用。
優選地,
汽車自動化快速支付系統采集第一汽車身份信息具體為:
汽車自動化快速支付系統拍攝包括汽車車牌號碼的影像。
優選地,
汽車自動化快速支付系統采集第一汽車身份信息具體為:
汽車自動化快速支付系統通過識別汽車上的無線射頻識別元件獲取無線射頻識別元件中存儲的所述第一汽車身份信息。。
優選地,
汽車自動化快速支付系統采集第一司機身份信息具體為:
汽車自動化快速支付系統拍攝司機的容貌影像。
優選地,
在汽車自動化快速支付系統根據預置的第二汽車身份信息認證所述第一汽車身份信息之后還包括:
汽車自動化快速支付系統根據所述汽車車牌號碼獲取對應的預置司機身份信息并將所述汽車車牌號碼的拍攝地點發送至相應的司機手機。
從以上技術方案可以看出,本發明實施例具有以下優點: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易聯支付有限公司,未經易聯支付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208614.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