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遠程會議實現方法、設備及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611208549.5 | 申請日: | 2016-12-2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243319B | 公開(公告)日: | 2020-06-16 |
| 發明(設計)人: | 邊可嘉;譚延琪 | 申請(專利權)人: | 華為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N7/15 | 分類號: | H04N7/15;H04L29/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鈞成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楊文娟;劉芳 |
| 地址: | 518129 廣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遠程 會議 實現 方法 設備 系統 | ||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一種遠程會議實現方法、設備及系統,該方法包括:通過攝像裝置獲取識別碼圖像,識別碼圖像中包括第二會議終端的號碼對應的識別碼,第二會議終端為請求加入第一會議終端當前所在遠程會議的終端。根據識別碼圖像中的識別碼,獲取第二會議終端的號碼;向會議服務器發送第二會議終端的號碼,以使會議服務器根據第二會議終端的號碼將第二會議終端加入第一會議終端當前所在會議;或者,向所述會議服務器發送所述識別碼圖像,以使所述會議服務器根據所述識別碼圖像中的識別碼獲取所述第二會議終端的號碼,并根據所述第二會議終端的號碼將所述第二會議終端加入所述第一會議終端當前所在會議。用于提高組建遠程會議的效率。
技術領域
本發明實施例涉及計算機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遠程會議實現方法、設備及系統。
背景技術
隨著通信技術的不斷發展、以及企業業務需求的不斷增加,遠程會議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在遠程會議中,多個終端可以加入同一遠程會議。
在現有技術中,在組建遠程會議的過程中,當一個終端設備需要加入遠程會議時,需要由管理員在會議終端中輸入需要加入的終端的號碼,并向會議服務器(例如,多點控制單元(multi control unit,簡稱MCU))發送終端的號碼,由會議服務器根據終端的號碼呼叫該終端,以實現將該終端加入遠程會議中。
然而,在現有技術中,在組建遠程會議的過程中,管理員需要在會議終端中逐個輸入需要加入遠程會議的終端號碼,使得遠程會議的組建過程復雜,導致組建遠程會議的效率低下。
發明內容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一種遠程會議實現方法、設備及系統,提高了組建遠程會議的效率。
第一方面,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一種遠程會議實現方法,該方法的執行主體為第一會議終端,該方法可以包括:在組建遠程會議的過程中,當需要將第二會議終端加入第一會議終端當前所在的遠程會議時,先通過識別碼生成終端生成第二會議終端的識別碼,并由第一會議終端通過攝像裝置獲取包括該識別碼的識別碼圖像。
第一會議終端根據識別碼圖像中的識別碼,獲取第二會議終端的號碼,并向會議服務器發送第二會議終端的號碼,以使會議服務器根據第二會議終端的號碼將第二會議終端加入第一會議終端當前所在遠程會議。或者,第一會議終端向所述會議服務器發送所述識別碼圖像,以使所述會議服務器根據所述識別碼圖像中的識別碼獲取所述第二會議終端的號碼,并根據所述第二會議終端的號碼將所述第二會議終端加入所述第一會議終端當前所在會議。
在上述過程中,在組建遠程會議的過程中,當需要將第二會議終端加入第一會議終端當前所在的遠程會議時,用戶只需通過識別碼生成終端生成第二會議終端的號碼對應的識別碼,并通過第一會議終端掃描該識別碼,即可實現將第二會議終端加入第一會議終端當前所在的遠程會議,簡化了遠程會議的組建過程,提高了組建遠程會議的效率。
在一種可能的實施方式中,第一會議終端可以通過如下兩種可行的實現方式通過攝像裝置獲取包括識別碼的識別碼圖像:
一種可行的實現方式:接收用戶輸入的拍攝指令,根據拍攝指令,通過攝像裝置拍攝識別碼圖像。在該種可行的實現方式中,當用戶進行主動觸發時,第一會議終端才獲取識別碼圖像,這樣可以獲取較為準確的識別碼圖像。
另一種可行的實現方式:在預設拍攝時刻,通過攝像裝置拍攝識別碼圖像。在該種可行的實現方式中,第一會議終端通過周期性的進行拍攝以獲取識別碼圖像,用戶無需手動輸入拍攝指令,簡化了用戶操作,進而提高用戶體驗。
在另一種可能的實施方式中,可選的,第一會議裝置可以通過如下方式根據識別碼圖像中的識別碼,獲取第二會議終端的號碼:獲取與識別碼的生成規則對應預設識別規則,并根據預設識別規則,識別識別碼圖像中的識別碼,以獲取第二會議終端的號碼。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華為技術有限公司,未經華為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208549.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