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封裝基板及其制作工藝、半導體元件封裝結構及制作工藝有效
| 申請號: | 201611207737.6 | 申請日: | 2012-10-1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711104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1-05 |
| 發明(設計)人: | 林少雄;周輝星 | 申請(專利權)人: | 先進封裝技術私人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L23/31 | 分類號: | H01L23/31;H01L23/498;H01L21/56;H01L21/6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師事務所 11105 | 代理人: | 翟然 |
| 地址: | 新加坡*** | 國省代碼: | 暫無信息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封裝 及其 制作 工藝 半導體 元件 結構 | ||
本發明公開一種封裝基板及半導體元件的封裝結構。封裝基板包括介電層以及第一導電層。介電層具有上表面以及下表面。第一導電層內埋于介電層中,并位于介電層的上表面與介電層的下表面之間,第一導電層具有一第一表面,第一表面平行于介電層的上表面。第一導電層具有至少一凹穴,凹穴位于第一導電層的部分第一表面處,以使凹穴的側壁被第一導電層以及介電層限制,第一導電層其余的第一表面完全曝露于介電層的上表面。
本申請是申請日為2012年10月19日且發明名稱為“封裝基板及其制作工藝、半導體元件封裝結構及制作工藝”的中國發明專利申請201210401532.7的分案申請。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封裝結構及制作工藝,且特別是涉及一種封裝基板、封裝基板制作工藝、半導體元件的封裝結構及其制作工藝。
背景技術
隨著電子產品的普遍應用于日常生活中,半導體元件需求量與日遽增。由于半導體元件走向輕薄化的設計,當半導體元件尺寸縮小時,I/O腳數不減反增,使得線路間距與線路寬度縮小化,并朝微小間距(fine pitch)的設計發展,例如50μm間距,甚至35μm以下間距。
然而,在半導體元件倒裝組裝于封裝基板的過程中,常會因焊錫高溫回焊,而使兩相鄰的導電凸塊間發生橋接(bridging)短路的現象。此外,焊錫因無防焊層覆蓋在線路層上,以限制其流動,使得焊錫高溫回焊時,容易沿著線路層向外擴散(overspreading),造成倒裝后的半導體元件與封裝基板間的高度減少,且因高度減少而難以將底膠層填入于半導體元件與封裝基板之間,造成封裝的可靠度下降等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封裝基板、封裝基板制作工藝、半導體元件的封裝結構及其制作工藝,可在符合微小間距的設計下,提高半導體元件的封裝可靠度。
為達上述目的,根據本發明的一方面,提出一種封裝基板,包括一介電層、一第一導電層以及一第二導電層。介電層具有一上表面以及一下表面。第一導電層內埋于介電層中,并顯露一第一表面于上表面。第一表面切齊上表面或內凹于上表面。第二導電層內埋于介電層中與第一導電層接觸,并顯露一第二表面于下表面。第二表面切齊于下表面或內凹于下表面。
根據本發明的另一方面,提出一種封裝基板制作工藝,包括下列步驟。提供一導電基板。形成一第一光致抗蝕劑層于導電基板上,第一光致抗蝕劑層經圖案化而形成多個第一開口,以顯露出部分導電基板。形成一第一導電層于此些第一開口中。形成一第二光致抗蝕劑層于第一光致抗蝕劑層以及第一導電層上,第二光致抗蝕劑層經圖案化而形成多個第二開口,以顯露出部分第一導電層。形成一第二導電層于此些第二開口中,并與第一導電層接觸。移除第一及第二光致抗蝕劑層。形成一介電層于導電基板上,介電層覆蓋第一導電層、第二導電層以及部分導電基板。移除部分介電層,以顯露出第二導電層的一表面于介電層的下表面,第二導電層的表面切齊于介電層的下表面。形成一第三光致抗蝕劑層于導電基板以及介電層上,第三光致抗蝕劑層經圖案化而形成一第三開口,以顯露出部分導電基板。移除部分導電基板,以形成一第四開口,并顯露第一導電層的一表面與介電層的上表面于第四開口中,第一導電層的表面切齊于介電層的上表面。移除第三光致抗蝕劑層。形成一第四光致抗蝕劑層于導電基板、介電層、第一導電層以及第二導電層上,第四光致抗蝕劑層經圖案化而形成一第五開口,以顯露出第一導電層的部分表面。形成一接合墊于第五開口中。移除第四光致抗蝕劑層。此外,還可形成一焊接層于第二導電層上,焊接層覆蓋第二導電層的表面。
根據本發明的另一方面,提出一種半導體元件的封裝結構,包括一封裝基板、一半導體元件、一底膠層以及一封膠層。封裝基板包括一介電層、一第一導電層以及一第二導電層。介電層具有一上表面以及一下表面。第一導電層內埋于介電層中,并顯露一第一表面于上表面。第一表面切齊上表面或內凹于上表面。第二導電層內埋于介電層中與第一導電層接觸,并顯露一第二表面于下表面。第二表面切齊于下表面或內凹于下表面。半導體元件配置于封裝基板上,半導體元件具有一導電凸塊。導電凸塊支撐于半導體元件與封裝基板之間。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先進封裝技術私人有限公司,未經先進封裝技術私人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207737.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金剛菩提子雙尖自動查找裝置及查找方法
- 下一篇:血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