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含有苯并雜環的化合物及其在OLED器件上的應用在審
| 申請號: | 201611206107.7 | 申請日: | 2016-12-2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880058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4-06 |
| 發明(設計)人: | 徐凱;張小慶;李崇;張兆超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蘇三月光電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7D498/04 | 分類號: | C07D498/04;C07D413/10;C07D417/10;C07D513/04;C07D401/10;C07D471/04;C07D491/153;C07D491/048;C07D495/04;C07D491/056;C07D403/10;C07D487/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輕創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11212 | 代理人: | 楊立,王丹 |
| 地址: | 214112 ***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含有 化合物 及其 oled 器件 應用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半導體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含有苯并雜環的化合物,以及其作為發光層主體材料在有機發光二極管上的應用。
背景技術
有機電致發光(OLED:Organic Light Emission Diodes)器件技術既可以用來制造新型顯示產品,也可以用于制作新型照明產品,有望替代現有的液晶顯示和熒光燈照明,應用前景十分廣泛。
OLED發光器件猶如三明治的結構,包括電極材料膜層,以及夾在不同電極膜層之間的有機功能材料,各種不同功能材料根據用途相互疊加在一起共同組成OLED發光器件。作為電流器件,當對OLED發光器件的兩端電極施加電壓,并通過電場作用有機層功能材料膜層中的正負電荷,正負電荷進一步在發光層中復合,即產生OLED電致發光。
為了得到綜合性能優異的有機電致發光器件,需要設計合適的主客體材料和優化器件結構,發光層主體材料通常包含空穴和/或電子傳輸單元,具有合適的載流子傳輸性能,并且要求其三重態能級高于發光體,這樣才能保證三重態激子局限在發光層。此外,為了實現載流子高效注入以降低啟動電壓,主體材料還應該具有相對于鄰近有機層的合適的能級。
近年來,雙極性主體材料因具有平衡的空穴和電子載流子流,在電致發光器件領域引起了人們的注意,而且正在逐步走向工業化生產。
就當前OLED顯示照明產業的實際需求而言,目前OLED材料的發展還遠遠不夠,落后于面板制造企業的要求,作為材料企業開發更高性能的有機功能材料顯得尤為重要。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上述問題,本申請人提供了一種含有苯并雜環的化合物及其在有機電致發光器件上的應用。本發明化合物以苯并雜環為核心,作為發光層主體材料應用于有機發光二極管,本發明制作的器件具有良好的光電性能,能夠滿足面板制造企業的要求。
本發明解決上述技術問題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以苯并雜環為核心的化合物,該化合物結構如通式(1)所示:
通式(1)中,X表示氧原子、硫原子、或其中Ar2表示C1-10的烷基或C5-30的芳基;
通式(1)中,Ar1表示或者-R;其中,Ar3表示C1-10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基;R采用通式(2)或通式(3)表示:
R選取通式(2)或通式(3)所示結構:
其中,X1表示為氧原子、硫原子、硒原子、C1-10直鏈烷基取代的亞烷基或支鏈烷基取代的亞烷基、芳基取代的亞烷基、烷基取代的叔胺基或芳基取代的叔胺基中的一種;
R1、R2分別獨立的選取氫、通式(4)或通式(5)所示結構,且R1、R2至少有一個選取通式(4)所示結構:
a為a中的X2、X3分別獨立選自為氧原子、硫原子、硒原子、C1-10直鏈烷基取代的亞烷基或支鏈烷基取代的亞烷基、芳基取代的亞烷基、烷基取代的叔胺基或芳基取代的叔胺基中的一種;a通過CL1-CL2鍵、CL2-CL3鍵、CL3-CL4鍵、CL4-CL5鍵、CL‘1-CL’2鍵、CL‘2-CL’3鍵、CL‘3-CL’4鍵或CL‘4-CL’5鍵連接在通式(2)上;
Ar4、Ar5分別獨立的表示為C1-10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基;
R3、R4分別獨立的選取氫、通式(6)或通式(7)所示結構,且R3、R4至少有一個選取通式(6)所示結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蘇三月光電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江蘇三月光電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206107.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