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脈沖風洞運行控制系統及脈沖風洞運行控制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611203362.6 | 申請日: | 2016-12-2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840582B | 公開(公告)日: | 2019-04-09 |
| 發明(設計)人: | 孫日明;劉吳月;宋可清;袁明倫;陳星;畢志獻;李海燕;李辰;吳健;蔣博;張冰冰;王玉東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航天空氣動力技術研究院 |
| 主分類號: | G01M9/04 | 分類號: | G01M9/04 |
| 代理公司: | 中國航天科技專利中心 11009 | 代理人: | 徐輝 |
| 地址: | 100074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脈沖 風洞 運行 控制系統 控制 方法 | ||
本發明涉及一種脈沖風洞運行控制系統及脈沖風洞運行控制方法,系統包括PLC模塊、驅動段充氣閥門、驅動段放氣閥門、驅動段壓力傳感器、1/2閥門、雙膜段放氣閥門、雙膜段壓力傳感器、被驅動段充氣閥門、被驅動段放氣閥門、被驅動段壓力測量模塊、被驅動段抽真空閥門、試驗段放氣閥門、試驗段抽真空閥門、試驗段壓力傳感器、真空機組;通過PLC模塊實現了風洞試驗過程的自動控制,采用分布式控制方式,所有操作在測控間完成,不需要進入現場進行作業,隔離了高壓氣源,保證了人員運行安全。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脈沖風洞運行控制系統及脈沖風洞運行控制方法,屬于高超聲速脈沖風洞系統的氣路運行控制及狀態監測領域。
背景技術
脈沖型風洞是指在極短時間(幾十毫秒至1秒)內產生脈沖試驗氣流的風洞(《GJB4296風洞試驗術語和符號》)。脈沖風洞主要由驅動段、雙膜段、被驅動段、單夾膜、噴管及試驗段等部分構成。實驗過程主要需求參數為馬赫數、雷諾數、總溫、總壓。馬赫數通過更換噴管實現,為保證噴管前后壓比,實驗過程需要將試驗段抽至低壓狀態;雷諾數通過被驅動段氣體壓力、驅動段氣體壓力控制;總溫、總壓通過驅動氣體壓力控制;為控制驅動氣體破膜壓力,設置了雙膜片夾膜機構,以形成梯度壓力,待高壓氣體壓力達到預定破膜壓力時迅速釋放夾膜機構內部壓力,使膜片破裂。
常見氣源走向及廠房布局如圖1所示。風洞實驗大部分控制工作由實驗人員手工操作完成,全部高壓氣源均需引入到控制間進行人工操控,整個氣源線路長、壓力高、易出故障、不利于維護,存在極大的安全隱患。其次,常規控制方式采用手動操作閥門,肉眼觀察記錄狀態信息的過程,運行控制重復性差且數據記錄有偏差。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脈沖風洞運行控制系統及脈沖風洞運行控制方法,實現風洞試驗的自動化運行。
本發明目的通過如下技術方案予以實現:
提供一種脈沖風洞運行控制系統,包括PLC模塊、驅動段充氣閥門、驅動段放氣閥門、驅動段壓力傳感器、1/2閥門、雙膜段放氣閥門、雙膜段壓力傳感器、被驅動段充氣閥門、被驅動段放氣閥門、被驅動段壓力測量模塊、被驅動段抽真空閥門、試驗段放氣閥門、試驗段抽真空閥門、試驗段壓力傳感器、真空機組;
所述驅動段充氣閥門用于在PLC模塊的控制下控制驅動段的充氣,所述驅動段放氣閥門用于在PLC模塊的控制下控制驅動段的放氣,所述驅動段壓力傳感器用于檢測驅動段的壓力P1,并發送給PLC模塊;
所述1/2閥門在PLC模塊的控制下控制雙膜段的充氣,雙膜段放氣閥門用于在PLC模塊的控制下控制雙膜段的放氣,所述雙膜段壓力傳感器用于測量雙膜段的壓力P2,并發送給PLC模塊;
被驅動段充氣閥門在PLC模塊的控制下控制被驅動段充氣,被驅動段放氣閥門在PLC模塊的控制下控制被驅動段放氣,被驅動段抽真空閥門在PLC模塊的控制下控制被驅動段與真空機組連通,被驅動段壓力測量模塊在PLC模塊的控制下測量被驅動段的壓力P3;
試驗段放氣閥門在PLC模塊的控制下控制試驗段的放氣,試驗段抽真空閥門在PLC模塊的控制下控制試驗段與真空機組連通,試驗段壓力傳感器在PLC模塊的控制下測量試驗段的壓力P4;
真空機組在PLC模塊的控制下對于其連通的被驅動段或試驗段抽真空;
PLC模塊控制所述驅動段充氣閥門開啟為驅動段充氣,接收所述驅動段壓力傳感器用于檢測的壓力P1;PLC模塊控制所述1/2閥門開啟為雙膜段充氣,接收所述雙膜段壓力傳感器用于檢測的壓力P2,當P1-P2的差值大于驅動段壓力設定值的一半時,控制所述驅動段充氣閥門關閉,直至P1-P2的差值小于等于P1設定值的一半時,重新開啟驅動段充氣閥門;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航天空氣動力技術研究院,未經中國航天空氣動力技術研究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203362.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