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無線測距的測距驗證裝置及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611201542.0 | 申請日: | 2016-12-2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024690B | 公開(公告)日: | 2020-05-29 |
| 發明(設計)人: | 張建勛;余釗輝;潘龍 | 申請(專利權)人: | 海門黃海創業園服務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S11/12 | 分類號: | G01S11/12;G01S11/14 |
| 代理公司: | 北京眾合誠成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連圍 |
| 地址: | 226100 江蘇省南***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無線 測距 驗證 裝置 方法 | ||
1.一種基于無線測距的測距驗證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設置于邊長為a的正六邊形框架的六個頂點的高精度距離傳感單元T1-T6,其中六個頂點的位置坐標已知,分別記為C1(x1,y1,z1),C2(x2,y2,z2),C3(x3,y3,z3),C4(x4,y4,z4),C5(x5,y5,z5),C6(x6,y6,z6);
測距裝置設置于正六邊形框架的中心位置,其位置坐標記為O(x',y',z');
目標設置于通過正六邊形的中心且垂直于正六邊形框架平面的延長線上,位置坐標記為M(x,y,z);
正六邊形框架相對頂點的連線構成的三個對角線上,分別設置導軌H1,H2和H3;驅動單元,用于驅動高精度距離傳感單元T1-T6沿著對應的導軌移動。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無線測距的測距驗證裝置,其特征在于:高精度距離傳感單元為高精度超聲波距離傳感單元或高精度激光距離傳感單元,或兩者的組合。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無線測距的測距驗證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存儲器,用于存儲測量或計算數據。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無線測距的測距驗證裝置,其特征在于:驅動單元為步進電機。
5.一種利用上述權利要求1-4任一項所述的基于無線測距的測距驗證裝置的測距驗證方法,其特征在于,依次包括如下步驟:
(1)初始化基于無線測距的測距驗證裝置,將測距裝置設置于正六邊形框架的中心位置,目標設置于通過正六邊形的中心且垂直于正六邊形框架平面的延長線上;
(2)將高精度距離傳感單元T1、T3、T5分為第一組,T2、T4、T6為第二組,第一組高精度距離傳感單元通過TOA方法分別測得高精度距離傳感單元T1、T3、T5到目標的直線距離L11,L31,L51,第二組高精度距離傳感單元通過RSSI方法分別測得高精度距離傳感單元T2、T4、T6到目標的直線距離L21,L41,L61;
通過公式分別得到中心位置到目標的距離D11,D21,D31,D41,D51,D61,其中i為對應高精度距離傳感單元的編號;
分別求出D11和D41,D21和D51,D31和D61的平均值D1,D2,D3作為第一組測量數據;
(3)將高精度距離傳感單元T1、T2、T3分為第三組,T4、T5、T6為第四組,第三組高精度距離傳感單元通過TOA方法分別測得高精度距離傳感單元T1、T2、T3到目標的直線距離L12,L22,L32,第四組高精度距離傳感單元通過RSSI方法分別測得高精度距離傳感單元T4,T5、T6到目標的直線距離L42,L52,L62,通過公式分別得到中心位置到目標的距離D12,D22,D32,D42,D52,D62,再分別求出D12,D22和D32,D42,D52和D62的平均值D4,D5作為第二組測量數據;
(4)利用驅動單元驅動高精度距離傳感單元T1-T6沿著對應的導軌移動固定的距離c,高精度距離傳感單元T1-T6距離中心的距離為b;
(5)將高精度距離傳感單元T1、T3、T5分為第一組,T2、T4、T6為第二組,第一組高精度距離傳感單元通過TOA方法分別測得高精度距離傳感單元T1、T3、T5到目標的直線距離L13,L33,L53,第二組高精度距離傳感單元通過RSSI方法分別測得高精度距離傳感單元T2、T4、T6到目標的直線距離L23,L43,L63;
通過公式分別得到中心位置到目標的距離D13,D23,D33,D43,D53,D63,其中i為對應高精度距離傳感單元的編號;
分別求出D13和D43,D23和D53,D33和D63的平均值D7,D8,D9作為第三組測量數據;
(6)再將高精度距離傳感單元T1、T2、T3分為第三組,T4、T5、T6為第四組,第三組高精度距離傳感單元通過TOA方法分別測得高精度距離傳感單元T1、T2、T3到目標2的直線距離L14,L24,L34,第四組高精度距離傳感單元通過RSSI方法分別測得高精度距離傳感單元T4,T5、T6到目標2的直線距離L44,L54,L64,通過公式分別得到中心位置到目標的距離D14,D24,D34,D44,D54,D64,再分別求出D14,D24和D34,D44,D54和D64的平均值D10,D11作為第四組測量數據;
(7)利用高精度距離傳感單元T1、T3、T5的位置處的坐標C1(x1,y1,z1),C3(x3,y3,z3),C5(x5,y5,z5)和到目標的直線距離L11,L31,L51,計算得到目標的位置坐標M1(x11,y11,z11),再利用高精度距離傳感單元T2、T4、T6的位置處的坐標C2(x2,y2,z2),C4(x4,y4,z4),C6(x6,y6,z6)和到目標的直線距離L21,L41,L61,計算得到目標的位置坐標M2(x22,y22,z22);
(8)將M1(x11,y11,z11)和M2(x22,y22,z22)對應的坐標求平均值后得到目標的位置坐標M(x,y,z);
利用高精度距離傳感單元T1和T4的已知坐標C1(x1,y1,z1)和C4(x4,y4,z4)計算得到測距裝置的位置坐標O(x',y',z');
利用目標的位置坐標M(x,y,z)和測距裝置O的位置坐標O(x',y',z'),通過距離公式得到計算距離D6,作為第五組測量數據;
(9)通過測距裝置測量得到其到目標的距離D,判斷誤差是否滿足預設的閾值,如果大于等于閾值,則認為測距裝置測量不準確,不滿足測距要求,如果小于閾值,則認為測距裝置測量準確,滿足測距要求。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海門黃海創業園服務有限公司,未經海門黃海創業園服務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201542.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