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合金材料、粘結磁體以及稀土永磁粉的改性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611199983.1 | 申請日: | 2016-12-2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220732B | 公開(公告)日: | 2019-12-31 |
| 發明(設計)人: | 袁超;羅陽;門闊;權寧濤;張洪濱;閆文龍;于敦波;楊遠飛 | 申請(專利權)人: | 有研稀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22C28/00 | 分類號: | C22C28/00;B22F1/00;H01F1/057 |
| 代理公司: | 11240 北京康信知識產權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 代理人: | 趙囡囡;梁文惠 |
| 地址: | 100088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合金材料 稀土永磁粉 改性 粘結磁體 熔點 釹鐵硼合金 高溫性能 共晶合金 晶界擴散 液相擴散 低熔點 矯頑力 均勻性 重稀土 晶界 偏聚 擴散 申請 | ||
1.一種合金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合金材料為共晶合金,所述合金材料的熔點低于600℃,所述合金材料的組成按原子份數計為RE100-x-yMxNy,其中,RE為非重稀土Nd、Pr、Sm、La、Ce的一種或多種,M為Al、Zn、Mg的一種或多種,N為Ga、In、Sn的一種或多種,x=10~35,y=1~15。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合金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合金材料為合金粉末。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合金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合金粉末的粒度在160~40μm之間。
4.一種稀土永磁粉的改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方法包括:
步驟S1,將權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合金材料與稀土永磁粉混合獲得混合粉末,其中所述混合粉末中所述合金材料的質量比例為1~10%;
步驟S2,在第一惰性氣氛或真空狀態下,將所述混合粉末進行熱處理使所述合金材料向所述稀土永磁粉中進行液相擴散,得到改性稀土永磁粉;
所述步驟S2包括:
步驟S21,在第一惰性氣氛或真空狀態下,將所述混合粉末在675~900℃下處理5~30min,得到預處理粉末;
步驟S22,將所述預處理粉末在500~600℃下處理時間2~12h,得到所述改性稀土永磁粉。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稀土永磁粉的改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粉末中所述合金材料的質量比例為2~5%。
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改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合金材料為粒度在160~40μm之間的合金粉末。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改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稀土永磁粉的粒度在400~50μm之間。
8.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改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狀態的真空度為10-2~10-4Pa。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改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惰性氣氛為氬氣氣氛。
10.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改性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驟S21之前,所述步驟S2還包括以不小于15℃/min的升溫速率升溫至675~900℃。
11.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改性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驟S21之后以及步驟S22之前,所述步驟S2還包括以不小于15℃/min的降溫速率降溫至500~600℃。
12.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改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稀土永磁粉的磁性主相具有RE’2Fe14B結構,其中RE’為Nd和/或Pr,且其中的部分Nd或Pr可被Dy、Tb、La、Ce取代,所述稀土永磁粉中稀土的總原子比為9~12.0%。
13.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改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方法還包括所述合金材料的制備方法,所述制備方法包括:
按照所述合金材料的組成稱取各原料,利用感應熔煉或電弧熔煉將所述各原料制備成母合金;
利用速凝鑄片法或高速旋淬法將所述母合金制備成合金薄片;以及
在第二惰性氣氛下采用機械破碎或氫破碎將所述合金薄片破碎成合金粉末,所述合金粉末的粒度在160~40μm之間。
14.根據權利要求13所述的改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惰性氣氛為氬氣氣氛。
15.一種粘結磁體,采用稀土永磁粉制備而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稀土永磁粉為權利要求4至14任一項所述的改性方法得到改性稀土永磁粉。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有研稀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經有研稀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199983.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