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給水設備有效
| 申請號: | 201611199649.6 | 申請日: | 2016-12-2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836383B | 公開(公告)日: | 2019-11-01 |
| 發明(設計)人: | 彭江勇;孫建云;楊光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州市白云泵業集團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3B7/07 | 分類號: | E03B7/07;E03B7/02 |
| 代理公司: | 廣州知友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44104 | 代理人: | 周克佑;高文龍 |
| 地址: | 510555 廣東省廣***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給水 設備 | ||
1.一種給水設備,包括加壓泵組(1)、穩流補償罐(3)、變頻控制柜(7)、穩壓罐(8)、壓力傳感器(2)、進水總管(102)、進水支管(103)、旁通管(108)和出水總管(104),進水總管(102)與市政水管(101)相連通,連通點為總管連通點,進水支管(103)為N條,N為≥2的自然數,旁通管(108)為一條,N條進水支管(103)與一條旁通管(108)整體呈并聯狀設置,所述的加壓泵組(1)為N組,每一條進水支管(103)上均安裝有一組加壓泵組(1),進水支管(103)與旁通管(108)的進水端分別與進水總管(102)相連通,進水支管(103)與旁通管(108)的出水端分別與出水總管(104)相連通,所述的穩壓罐(8)與出水總管(104)相連通,其特征在于:所述設備還包括流量調節器(4)、多向補償裝置(5)、能量收集器(6)、余水回流管(105)、補償管道(106)和缺水補給管(107),所述的流量調節器(4)安裝在市政水管(101)上,所述余水回流管(105)、補償管道(106)和缺水補給管(107)的一端分別與所述的多向補償裝置(5)相連通,補償管道(106)的另一端與穩流補償罐(3)相連通,余水回流管(105)的另一端與市政水管(101)相連通,余水回流管(105)與市政水管(101)相連通的連通點位于流量調節器(4)與總管連通點之間,缺水補給管(107)的另一端與出水總管(104)相連通,所述的能量收集器(6)為兩個,一個安裝在穩流補償罐(3)的頂部,另一個安裝在進水總管(102)上,所述的壓力傳感器(2)為四個,分別安裝在穩流補償罐(3)、市政水管(101)、進水總管(102)和出水總管(104)上,安裝在市政水管(101)上的壓力傳感器(2)的安裝點位于流量調節器(4)之前,所述的變頻控制柜(7)分別與所述的加壓泵組(1)、流量調節器(4)、多向補償裝置(5)以及四個壓力傳感器(2)相連接,所述的變頻控制柜(7)能夠接收壓力傳感器(2)測得的壓力值,并且能夠控制加壓泵組(1)、流量調節器(4)和多向補償裝置(5)工作,當測得市政水管(101)的市政壓力大于等于預設定的最低服務壓力時,多余的水量通過余水回流管(105)、多向補償裝置(5)、補償管道(106)后進入穩流補償罐(3),當測得市政水管(101)的市政壓力低于預設定的最低服務壓力時,打開多向補償裝置(5),來自穩流補償罐(3)的水通過補償管道(106)、多向補償裝置(5)和缺水補給管(107)進入出水總管(104),如此保證該設備在任何時候都不搶市政自來水,并且能夠快速補償水。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給水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N為3或4。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給水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進水支管(103)與旁通管(108)上均安裝有閥門。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給水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穩壓罐(8)通過管路與出水總管(104)相連通,該管路上安裝有閥門。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州市白云泵業集團有限公司,未經廣州市白云泵業集團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199649.6/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體式便攜衛星終端
- 下一篇:一種基于北斗短報文通信的電力應急指揮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