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串口控制器、微控制系統及微控制系統中的喚醒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611199358.7 | 申請日: | 2016-12-2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227893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6-29 |
| 發明(設計)人: | 任康樂 | 申請(專利權)人: | 深圳市中興微電子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F1/32 | 分類號: | G06F1/32;G06F13/24 |
| 代理公司: | 北京派特恩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70 | 代理人: | 張振偉;姚開麗 |
| 地址: | 518055 廣東省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微控制系統 外部設備 數據接收電路 波特率時鐘 工作時鐘信號 數據發送電路 串口控制器 工作模式 發送 喚醒 待處理數據 時鐘分頻器 串行接收 分頻處理 數據產生 系統資源 中斷請求 電路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串口控制器,包括:第一時鐘分頻器,用于對輸入的第一頻率的第一工作時鐘信號進行分頻處理,獲得第二頻率的第一波特率時鐘信號,將第二頻率的第一波特率時鐘信號向數據發送電路;其中,第一頻率與第二頻率之比小于等于8;數據發送電路,用于基于接收的第二頻率的第一波特率時鐘信號,以第一工作模式串行將待處理數據向外部設備發送;數據接收電路,用于基于第一頻率的第一工作時鐘信號,以第一工作模式串行接收外部設備發送的數據;系統資源電路,與數據接收電路連接,用于根據數據接收電路接收的數據產生向外部設備發送的中斷請求。本發明還公開了一種微控制系統及微控制系統中的喚醒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電子電路技術,尤其是涉及一種串口控制器、微控制系統及微控制系統中的喚醒方法。
背景技術
在移動終端等電子設備中,芯片功耗是衡量電子設備性能的一個重要指標。在一些物聯網應用終端中,一顆電池可能需要持續為該終端供電數年。這就對終端芯片的不斷電區的低功耗設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繼而對終端芯片的基本組件的低功耗設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移動終端芯片一般會用到一個較低頻的32.768KHz時鐘源和一個高頻的時鐘源,其中高頻時鐘源的頻率根據支持的網絡類型可以選擇13MHz、19.2MHz、26MHz、30.72MHz等頻率,這個高頻時鐘源配合終端芯片內部鎖相環PLL產生終端芯片所需的各種時鐘。
芯片睡眠是經常使用到的一種降低功耗的機制,睡眠模式下為了降低功耗,可能關斷除32.768KHz時鐘源以外的時鐘源。這種場景下,終端芯片可以實現的功能將受到很大限制。
串口是微控制系統中的常用接口,在低速數字通信中使用非常廣泛。串口控制器一般采用通信速率16倍以上頻率的工作時鐘,例如,以1.8432MHz的工作時鐘支持最高115200波特每秒的通信速率。當工作時鐘切換到32.768KHz時,傳統串口控制器可能無法以標準波特率和其它串行通信或者通信速率被限制到1200波特每秒,而1200波特每秒的通信速率將無法滿足使用需求。因而,在使用傳統串口控制器的微控制系統中,低功耗狀態下串口控制器無法正常工作,微控制系統無法依據串行數據進行睡眠喚醒。
發明內容
有鑒于此,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一種串口控制器、微控制系統及微控制系統中的喚醒方法,以在低功耗狀態下進行串行通信,并根據接收到的數據進行微控制系統的睡眠喚醒,降低了微控制系統的功耗。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實施例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了一種串口控制器,包括:第一時鐘分頻器,用于對輸入的第一頻率的第一工作時鐘信號進行分頻處理,獲得第二頻率的第一波特率時鐘信號,將所述第二頻率的第一波特率時鐘信號向數據發送電路輸出;其中,所述第一頻率與所述第二頻率之比小于等于8;
數據發送電路,用于基于接收的第二頻率的第一波特率時鐘信號,以第一工作模式串行將待處理數據向外部設備發送;
數據接收電路,用于基于第一頻率的第一工作時鐘信號,以第一工作模式串行接收外部設備發送的數據;
系統資源電路,與所述數據接收電路連接,用于根據所述數據接收電路接收的數據產生向外部設備發送的中斷請求。
上述方案中,所述串口控制器還包括接口邏輯和寄存器電路,所述接口邏輯和寄存器電路,與所述數據發送電路和數據接收電路連接,用于對數據發送電路和數據接收電路進行配置,使所述數據發送電路以第一工作模式或第二工作模式工作,使所述數據接收電路以第一工作模式或第二工作模式工作;
其中,數據發送電路以第二工作模式工作時,基于第三頻率的第二波特率時鐘信號串行接收外部設備發送的數據;
數據接收電路以第二工作模式工作時,基于第四頻率的第二工作時鐘信號串行接收外部設備發送的數據。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深圳市中興微電子技術有限公司,未經深圳市中興微電子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199358.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