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復合材料T形連接區液體自耦合超聲換能器及檢測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611199124.2 | 申請日: | 2016-12-2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770683B | 公開(公告)日: | 2019-10-18 |
| 發明(設計)人: | 劉松平;劉菲菲;李樂剛;白金鵬;傅天航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航復合材料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N29/24 | 分類號: | G01N29/24;G01N29/28;G01N29/265;G01N29/04;G01N29/06 |
| 代理公司: | 中國航空專利中心 11008 | 代理人: | 李建英 |
| 地址: | 101300 北京市***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超聲換能器 復合材料結構 自耦合 超聲 復合材料 檢出 檢測 穩定性檢測結果 無損檢測技術 液體耦合劑 沖擊脈沖 傳感單元 反射檢測 覆蓋檢測 幾何特征 檢測信號 缺陷判別 聲學耦合 自動掃描 換能器 連接座 區表面 耦合腔 分層 封蓋 夾雜 寬帶 取向 自耦 | ||
1.一種復合材料T形連接區液體自耦合超聲換能器,其特征是,液體自耦合超聲換能器(1)由超聲傳感單元(1A)、外殼(1B)、耦合腔(1C)、連接座(1D)、液體耦合劑(1E)和封蓋(1F)組成,
外殼(1B)由一圓柱體加工而成,外殼(1B)的上端加工一同軸半通孔,其內徑為φ2,外殼(1B)的下端加工一貫通圓孔,貫通圓孔的內徑為φ1,貫通圓孔的內徑φ1大于半通孔內徑φ2,在外殼(1B)的下端形成內圓凸臺,外殼(1B)的下端加工有外螺紋M1,外殼(1B)的上端面加工有4個均布的螺紋孔,
超聲傳感單元(1A)由壓電晶片、聲學透鏡、阻尼塊、正負電極連接線組成,其中,正負電極連接線的一端分別與壓電晶片的正負端連接,壓電晶片上端再與阻尼塊通過樹脂膠接在一起,聲學透鏡與壓電晶片下端粘接,封裝為超聲傳感單元(1A),將封裝后的超聲傳感單元(1A)通過樹脂封裝在外殼(1B)中,并使超聲傳感單元(1A)的下端面與外殼(1B)下端面凸臺面齊平;
連接座(1D)與封蓋(1F)固定在一起,正負電極連接線的另一端分別與連接座(1D)上的正負端連接,封蓋(1F)固定在外殼(1B)上端面,
耦合腔(1C)為一錐形體,此錐形體內部加工有一貫通的錐形通孔,此錐形通孔的上端內徑大小與φ1相同,下端內徑為φ3,通孔的上端加工有內螺紋,此螺紋與M1匹配,耦合腔(1C)內壁表面進行毛化處理,耦合腔(1C)內部容積為V1,液體耦合劑(1E)位于耦合腔(1C)內部,
耦合腔(1C)內部容積V1的確定方法為:
其中,
ρ為耦合劑(1E)的密度,
g為重力加速度,
Fr為液體耦合劑(1E)作用在耦合腔(1C)內壁徑向力,
Fa為液體耦合劑(1E)在耦合腔(1C)內壁表面產生的吸附力,
K為液體耦合劑(1E)與耦合腔(1C)內壁直徑的摩擦系數,
P0為大氣壓,
π為常數,約為3.14159。
2.根據權利要求 1中所述的一種復合材料T形連接區液體自耦合超聲換能器,其特征是,超聲換能器(1)的耦合腔(1C)下端內徑φ3和壁厚h根據被檢測復合材料結構中T形連接區的幾何特征進行選擇,φ3的取值范圍為2mm-6mm,h的取值范圍為0.5mm-2mm。
3.根據權利要求 1中所述的一種復合材料T形連接區液體自耦合超聲換能器,其特征是,根據被檢測復合材料結構中T形連接區(6)的缺陷檢出要求,選擇非聚焦和聚焦超聲傳感單元(1A),用于不同檢測要求的復合材料結構中T形連接區(6)超聲檢測。
4.根據權利要求 1中所描述的一種復合材料T形連接區液體自耦合超聲換能器,其特征是,超聲換能器(1)選用寬帶窄脈沖超聲換能器,且
這里,
——為超聲換能器(1)的帶寬,
——為超聲單元(2)的帶寬,
——為超聲換能器(1)的中心頻率。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航復合材料有限責任公司,未經中航復合材料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199124.2/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